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回到山脚,小记者花了一两个小时。他们沉浸式登高的背后,是本报记者无数次的踩点、完善方案、敲定细节。孩子们往上攀登的每一个台阶,都由我们用满满诚意铺就。
小记者登高活动在6月举行,而我们的筹备工作早在4月就已开始。有别于其他登高活动,这是一场我们为毕业班小记者量身定做的“诚意产品”。
怎么让孩子们感受到这场活动的非同一般?我和同事展开了多次头脑风暴。在一次次的碰撞中,一个个“金点子”冒了出来——我们精心制作了邀请函,送到每个六年级小记者手中。孩子们收到邀请函时的那份欣喜令人难忘。活动当天,我们给每位六年级小记者定制了专属臂贴,一眼便可识别他们的身份。当然,活动的内容也是精心设计的,各种互动小游戏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无限快乐。
除了和同事商讨活动事宜,我还有一大任务——采访,包括当天活动的推文、视频号文案及隔天见报的主消息、花絮等,采写任务繁重,压力自然也大。对了,登高那天,我还见缝插针,配合全媒体编辑中心的同事进行现场直播,一边爬山,一边与后方小编保持联系,确保直播顺利进行。
小记者总团成立12年,我们为小记者量身定做了一场又一场圆满且诚意满满的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用心去策划开展每一场活动,服务更多小记者。
小记者教育部 蔡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