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海丝艺术季——“符码演映:数字织造的路径”艺术展在利郎艺术中心开幕,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艺术盛宴在晋江登场。而我,也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是晋江首次举办这么高规格、现代化的展览。报社要准备好基础内容。”“活动当天头版要见报一条综合性大稿,你着手写下。”“艺术展怎么看,你出镜做个解说,为市民提供一个思路。”“活动的主持稿能不能帮忙写下?”……9月5日,开展时间愈加临近,任务也越来越重。
“安安好像发烧了,要不要送去医院看看?”9月6日,刚带着孩子从医院回到家里,手上的任务还没完成,焦虑的情绪蔓延开来,不得不转为居家办公。一手抱小孩,一手打字;把孩子哄睡,偷偷打开电脑干活……稳住,我能行!
9月7日,交稿、定稿。
9月8日,活动预热启动。推文、短视频轮番登场。
9月9日,本报头版刊发《数字艺术 时尚邀约——文化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的“晋江之路”》。《国际大展!今天晋江上演》《前所未有!正式开幕》推文第一时间发出。“Hello~Hello~爱美的朋友有福啦!”活动现场,顺利完成出镜播报。
“老婆,许个愿吧。”9月9日晚,在家人的陪伴中,点燃生日蜡烛。紧张忙碌的一周画下圆满句号。
人,逼一逼,总有无限可能。融媒体时代下,记者不仅要会采、会写,还要能说、能出镜,满足各个渠道的立体传播需求。更重要的是,除了业务能力外,还要具备抗压性。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我们,都要顶得住!
产业财经部 施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