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b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追风”这事,我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晋江人,入职17年来,“台风”这个词犹如“老朋友”一般,会在每年的7月—9月出现在我的采访计划和工作手记里,以至于家人对于我逆行“追风”早已司空见惯。

“怎么每次都有你?你追台风,可比当年追我勤快专一多了。”对于台风,老婆更是有一种“原配碰小三”的嫉恨。当然,抱怨归抱怨,她也知道“追风”需要有“分量”的人才安全,而我在报社就是分量(200斤)排前三的人。我不去,谁去?

今年7月,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虽然不再挂口晋南的街镇,但还是没能避免地踏上了又一次“追风”之路。或许,这也是报社在台风到来时,派人出击的一种“肌肉记忆”吧。

速干T恤、短裤、大拖鞋是我“追风”的标配。与一些同行经常穿分体雨衣、套头雨衣不同,我追风的时候很少带雨具。为什么?因为穿什么都一样,反正最后都是一身湿。大风大雨里,雨具除了添麻烦外,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特别是雨鞋,面对狂风暴雨,马上会变成一个灌满水的“水桶”,严重影响行走。

杜鹃、尼伯特、莫兰蒂……这些年,已经记不清楚追了多少个台风,有正面登陆的,有临时拐弯的,有打道回府的……记忆最深的还是今年的“杜苏芮”。这是我第一次在台风登陆当天没有出去“追风”。因为,这一次风雨真的超大,即便是最有分量的我,也被“保护”起来了。

街镇新闻部 蔡培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