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滢
我是姐姐,但并不是生下来就是。
十七岁之前,我是独生女,也是大家庭中最小的妹妹。我曾以为这样的身份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二胎政策的出台,一个和我相差了十七岁的小男孩成为我的弟弟。
虽然在此之前,父母已经在是否生二胎的问题上征求了我的意见,但当我得知弟弟的存在时,我仍感到无所适从。我无法很好地适应姐姐这个角色,也不知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他。
在等待见他的那几个小时里,我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样去迎接这个与我流淌着相同血脉的新亲人。但是当我看见他的第一眼时,我就不自觉地伸出了手指,轻轻点在他的脸颊边,那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也无法用语言形容。
在闽南这样仍存在着重男倾向的地区,感谢我的原生家庭,没有让二胎、弟弟这一组看似敏感的词汇成为向我施压的重石,反而让我的生活比起过去的十七年更加幸福。
因为除了拥有爸爸妈妈一如既往的爱外,我还多了一份来自于弟弟的爱。
我的弟弟是一个生得与我十分相似的小男孩,小名也是我取的。我生涩而又笨拙地以姐姐的身份与他相处,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听着他从断断续续地叫姐姐到熟练地与人沟通。
在我寒暑假回家的第一天,他总会寸步不离地粘着我。早晨,他会突然打开房门冲上床叫我起床。傍晚,他会对着楼梯大声喊我下楼吃饭。在我上学时,每次和家里视频,他都会跟我说:“姐姐,明天要早点回家”。虽然我已经解释过了,姐姐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但他还是会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在每个离开家的日子里,他已然成为我的牵挂。
二十四小时里,我会因为他的可爱而感到欣喜,也会因为他时不时的调皮而气急,但是在过完一个又一个的二十四小时后,我始终感谢他的到来,让我成为一个没有做到满分却又被爱着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