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篇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晋江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陈巧玲) 日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思政教育主题展演暨泉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训活动在晋江一中成功举办。泉州市各县(市、区)中小学思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思政教育的盛会。

本次活动以“铭记历史,薪火相传”为主题,通过“展演+研训+实践”的创新模式,推动抗战精神全面融入中小学思政教育,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思政教师交流互鉴、启迪思路,不断加强思政课的守正与创新。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展演中拉开帷幕。展演共分为三个环节:生动还原历史场景的情景剧表演、传递红色信仰力量的红色故事演讲,以及创新形式的“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与会人员在多元呈现中深刻感悟抗战历史的厚重与红色精神的传承。

随后的专家讲座环节,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黄河作题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专题报告,深入解读抗战历史,引导教师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研训活动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了示范课教学。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佳宏伟在点评中强调,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实现课堂教学中“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的有机统一。

本次为期一天半的活动融合理论与实务,参与者还走进晋江经验馆,亲身体验“行走的思政课”,实现思政教育从书本到生活、从校内到校外的延伸。

据悉,晋江市教育局始终将思政课建设置于立德树人的核心位置。近两年来,晋江以“大思政课建设路径”课题为牵引,整合“校内课堂主阵地+校外实践大课堂”两大育人平台,打造8个思政课现场教学点和32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本土文化、“晋江经验”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开发80门校本思政精品课程。

此外,晋江通过聚焦“师资强基、课程创新、资源整合、联盟协同”四大关键抓手,建立思政教师岗前培训和轮训制度,设立专项课题,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暑期组织开展“课程改革与课堂重构”专题研讨,全面推进思政课堂改革。目前已确立18个课程思政培育基地校及相关课题,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有效解决学段衔接问题。同时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依托“高校指导、完中校牵头、片区辐射”机制,构建“1所完中校+多所初中校+若干小学”的9大片区联盟,实行“一月一主题”研修观摩制度,初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思政课建设体系。

“未来,晋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探索更高效、更具影响力的思政教育载体与形式,让思政课真正成为铸魂育人的‘金课’。”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