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帮咱爸妈摆脱“数字瘾”

本期聚焦

嘉宾简介 史玉清,晋江市第三医院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擅长老年痴呆、老年情绪障碍、老年失眠等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

守护明亮双眼

现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好多老年人都用上了智能设备,在网上购物、聊天、看视频,玩得不亦乐乎。可这玩着玩着,不少老人就“上瘾”了,不仅影响身体健康,眼睛也遭了殃。最近,记者就“父母们也会手机上瘾吗?”这个问题做了调查,结合《老年人数字体验的现象学研究》里的内容,跟大家聊聊怎么帮老人摆脱数字“瘾”,保护好视力。

老友掉进数字“坑”

现在走到哪儿都能看到老人拿着手机。有的老人天天在网上买东西,家里堆满了快递;有的老人一有空就刷短视频,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还有的老人沉迷于社交软件,和网友聊得热火朝天,却忽略了身边的家人。

为啥会这样呢?从大环境来说,现在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数字化又发展得特别快,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老人周围的环境变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也跟着变。从老人自身来讲,很多老人对数字技术不太了解,容易被新鲜的内容吸引。而且,现在老人的社交圈子变小了,孩子不在身边,他们就想在网上找点乐趣,和人说说话,结果就容易沉迷进去。另外,一些手机软件设计得很“聪明”,会根据老人的喜好不断推荐内容,让老人越看越想看,不知不觉就“上瘾”了。

对老友伤害可不小

老人上网成瘾,身体首先就受不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又累又干,很容易得干眼症,视力也会越来越差。有的老人本来眼睛就不好,这样一折腾,看东西更模糊了。而且,老是低头看手机,颈椎也会出问题,时间长了,脖子又酸又疼,还可能引发颈椎病。

除了身体,心理也会受影响。老人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和现实中的人交流就少了,时间长了,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家人的关系也可能变得疏远。

帮老人摆脱数字“瘾”

家人多陪伴多引导。孩子是老人最亲近的人,咱们要多花时间陪陪老人。平时可以和老人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做做家务,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可以教老人正确使用手机,比如怎么看时间、怎么打电话、怎么发信息,告诉他们哪些内容可以看,哪些要少看。给老人规定一个看手机的时间,比如每次看不超过半小时,一天不超过两个小时。到了时间,就提醒老人放下手机,做点别的事情。

社会多组织活动。社区可以组织一些适合老人的活动,像书法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表演等。让老人有机会走出家门,和邻居们一起交流、一起玩耍。这样,老人的生活丰富了,就不会整天盯着手机了。公益机构也可以开展一些针对老人的数字培训课程,教老人怎么安全、健康地使用数字设备,提高老人的数字素养。

专业力量来帮忙。如果老人上网成瘾的情况比较严重,自己和家人都没办法解决,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社区医生可以定期给老人做健康检查,告诉老人长时间看手机的危害,让老人从心里重视起来。心理专家可以教家人一些和老人沟通的技巧,让家人更好地引导老人摆脱“数字瘾”。比如,不要一味地批评老人,而是要耐心地和老人讲道理,让老人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