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教育发展的基石,而突发意外时的紧急施救能力,则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近日,晋江市中医院急诊医学部负责人张转喜携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曹永梅博士,带领“第一目击者”培训团队走进晋江市华侨职校,为全市530余名校园安保人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技能培训,助力保安队伍化身校园安全的“第一响应人”。
理论+演示:
从认识到实操,一步不落
“有没有人参与过救人?有的话请举手。”培训一开始,张转喜医师的一个提问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他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员们讲解了卒中识别、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法)及烧烫伤处理等急救知识。“心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下降7%至10%。”张转喜反复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示范拆解动作要领: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到AED电极片的粘贴位置,每个细节都力求精准。
在双人配合演示环节,培训团队模拟了真实场景:一名学员扮演“患者”倒地,另一名学员迅速判断后启动急救流程,两人分工实施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及AED除颤,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双人协作能大幅提升抢救效率,尤其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张转喜解释道。
一对一指导:
细节决定救命效果
实操环节中,保安们踊跃上前练习,曹永梅博士则逐一指导纠正。“按压深度要达到5至6厘米,回弹要完全”“AED分析心律时必须停止接触患者”……她耐心提醒着易忽略的细节,并鼓励学员反复练习直至动作规范。一名保安在完成练习后感慨:“以前遇到意外只会干着急,现在学了这些技能,心里有底了!”
张转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校园安保人员是突发事件的第一目击者,他们的应急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此次培训不仅传授技能,更希望传递‘敢救、会救’的理念。”他透露,晋江市中医院急诊医学部已将“第一目击者”培训纳入常态化公益行动,未来计划覆盖更多校园、社区及企事业单位。
此次培训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晋江华侨职校保安队队长王先生说:“我们不仅是校园的‘守门人’,更要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今后遇到紧急情况,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出手!”
晋江市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急救技能普及是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医院将持续推进“第一目击者”行动,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本领”,共同筑牢生命安全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