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开海第一鲜

张晓敏

秋风渐起,梭子蟹的鲜美便成了时节的馈赠。经过了伏季休渔期的滋养,秋季的梭子蟹迎来了一年之中最肥美、壮实的季节。每年8月,浩浩荡荡的渔船奔向大海,捕捞第一网梭子蟹。这来自大海梭子蟹的美味,又勾起了许多人记忆深处的“致鲜之味”。

“一蟹上桌百味淡”。秋天吃蟹,是一年一季不可或缺的美事。秋天的第一口鲜,野生海捕梭子蟹,青壳白肚,活力四射,这口“开海第一鲜”,才是喜欢吃海鲜人秋天该有的仪式感。

蟹自古有四味之说,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黄一味,蟹子又一味。而蟹肉之中又有四味: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妙不可言,滋味无穷。

梭子蟹秋季最为肥美,一般来说每年八、九月份吃公蟹,此时公蟹的肉质细嫩,味道醇香鲜甜,非常可口。但如果你要喜欢吃红膏蟹,那就要等到十月后,这时,母蟹体内积聚脂肪,一身红膏,称膏蟹,亦称赤蟹,经霜则名为紫蟹。梭子蟹的膏脂,红中带黄,鲜中带甜。绝对会让你吃了之后终身难忘,每年这个时节,红膏蟹的膏质紧致、肥厚丰腴而甘香,一旦尝过红膏蟹的黄与膏再吃他物,天下任何美味都味同嚼蜡不复鲜美。这正如清代李贽所言,“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海鲜,吃的就是个“本味”。北宋文学家苏轼却独爱梭子蟹。他吃蟹经典的诗句:“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苏轼寄诗给好友丁公默,好友却送来了梭子蟹。苏轼的各种美食诗词,从未说过一个“馋”字,如今为梭子蟹作诗,竟然自称“馋太守”,足见梭子蟹美味确实征服了苏东坡的胃。懂梭子蟹的人都知道,梭子蟹活的拿来烧,就怎么都好吃。

挑蟹有要诀,照着选准没错,看壳青灰、摸着硬,肚子雪白没污渍,新鲜;掂重量同大小的蟹,拿起来沉甸甸的,肉肯定满;捏蟹腿捏倒数第四条腿关节,硬邦邦、按不动,就选对了;看活力,放入盆里让蟹子乱爬、蟹螯还想夹人的,肉质紧实得很。

“吃遍天下百样菜,不抵海中一只蟹”。吃蟹的方法很多,或蒸或烹,或煎或炒,最鲜美的要数“清蒸”,蟹通体红亮,鲜味四溢,蟹膏饱满,肉质细腻鲜美,海的味道和蟹肉特有的甜味融化在口中,回味无穷。

家烧蟹,滋味浓郁又过瘾,家烧梭子蟹一定要对切,加点年糕一起下锅炒熟。吃的时候,直接拎起来半只蟹,大口吃,蟹肉鲜嫩,蟹膏鲜甜,年糕也吸足了梭子蟹的鲜味。千万不要把蟹斩成小块,那样就少了大口啃蟹的痛快。盘底蟹汁是这道菜的灵魂。用来拌米饭,那滋味只要一想起来,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