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篇

状元府第读吴鲁

王金表

没有遇见它时,总觉得状元府第应该是:大门高耸,石狮矗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尽显主人的身份与品位。

“状元第,在这里。”一位老人(后来得知为主人第五代裔孙)指着一字排开的红砖古厝说道。墙身上砖下石,没有精雕,不见细刻。如果没有大门牌匾上的鎏金大字“状元第”,很难发现它就是此行要寻找的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状元第——吴鲁故居。

大门正中柱子上雕刻的对联“瑞腾天马峰前至,人蹑金鳌顶上来”,为吴鲁亲笔所书。两侧各有小门,堵墙镶嵌两块方形石匾,左刻字“前虎岫后清源闲气钟灵让掇巍科登甲第”,右刻字“祖钱塘晋水兴居立鼎建闳开学海起文澜”,端庄典雅,简约朴素。

据史载,吴鲁,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状元,是福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他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历任陕西典试、安徽督学、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等官职。

进入府第,五开间院落,狭小简陋。大门背后檐下镌有“紫薇高照”四字。擘窠大字,笔力雄健,有麻姑仙坛风范、颜鲁公(真卿)之遗风。这印证了“吴鲁好大字”之说。吴鲁书法笔墨沉雄峻拔,自成一体。御史江春霖称其“书法精绝,名噪都下”。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为其书卷题跋后作此评价:“书法能副其名,严肃端正,可宝也。”古人云:“字如其心。”见字阅人,肃堂端正,刚正不阿。驻足,凝视,一屋古老、冷清、寂寥。

再观下厅堂的房柱,有对联“富贵无常处世勿忘贫贱,圣贤可学立身谨记读书”;大厅堂两副对联,左为“积德最当先不愧大名垂宇宙,造福亦难缓何须果报问儿孙”,右为“不由慈孝谦恭安得随时造福,只此文章庆典云便到处皆春”。瞬时,一股浩然正气涌入心间。

抬头,端详:瓦筒屋顶正当家,燕脊双燕向远方。梁挺,槽直,滴水如泪。“知君何事泪纵横”,追寻隐入时光,仿佛可以听见他的痛心疾呼:“炮弹开花恣焚毁,千家万家火坑死”“日酋八宫遍搜求”“搜仓掘窖倾盎缶”“富室寒门一扫空”……

是的,勤学登天梯,入仕立朝堂,抱负未展,有谁不悲哀。成诗百余首,汇集成册,《百哀诗》传后世。以诗鸣哀,后人景仰。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挥之不去的是赞叹。据老人介绍,吴鲁中状元后,就把原来所住古厝让给兄弟。于是,位于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的吴鲁故居就有两处——旧宅和新宅。新宅构造与旧宅相似,内有“状元”“主考”“学政”牌匾及吴鲁画像。左侧为学堂,正中摆放一张案桌。遥想当年“老人堂上坐,学子俯首聆听”情景,始终氤氲着吴鲁一生所提倡“废科举,兴学堂”的气息。左侧为书房,门锁紧闭,无法瞻仰。但“六掌文衡”的这一颗初心虽是隐蔽,却伟大、烫心!

“天赋清高绝流俗,老垂著作贻子孙。”吟联追忆,或是《蒙学初编》,或是《正气砚斋类稿》,或是《正气砚斋遗诗》等,每一部著作集文学、历史、书法等成就于一身,于家、于国、于亲等都颇具影响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