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为患者撑起“护心”保护伞
“捂住心耳防卒中,稳住心房不颤动;守护左心耳,预防脑卒中……”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房颤患病率持续攀升。目前,房颤的治疗方式很多,总体应遵循ABC(A是防卒中、B是节律管理、C是基础疾病管理)原则。预防卒中是首要任务,须持续终身,主要方法为服用药物或行左心耳封堵术。
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原理是怎样的?有些患者在面临手术抉择时,往往会犹豫:真的有必要为降低卒中风险而做一次心脏手术吗?本文供你一探究竟。
左心耳是血栓“聚集地”
心脏的左、右心房内各有一个特殊的解剖结构——心耳,它们是心房向外凸出的残余附属结构,形状像耳朵,因而得名。血液进入心耳后不易流出,若淤滞其中,可形成血栓。
“左心耳血栓危害大。”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张登庆介绍,“左心耳形成的血栓易脱落,栓子随血流运往全身,流到哪里,就会造成不同的疾病。”据了解,脑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约有一半以上的血栓会掉入脑血管,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发生偏瘫甚至死亡。相关数据显示,大约每6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有的血栓会造成肾栓塞,还有的血栓会造成肠梗死,或者是下肢坏死。以上疾病都会极大地造成患者痛苦,加重家庭的负担。
“掩耳”防栓
降低栓塞风险
“口服抗凝药、行左心耳封堵手术,可预防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张登庆介绍,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林,但使用华法林时需定期抽血监测INR,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也可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但价格较贵。此外,口服抗凝药均有出血风险。
“左心耳封堵手术,将封堵器固定在心耳处,可以起到阻止血流进入左心耳及左心耳内血栓脱落的目的,降低患者出现残疾及死亡的风险。”张登庆表示,对于不能耐受口服药或者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选择左心耳封堵术。这是目前替代口服抗凝药的最好办法。
张登庆提醒:左心耳封堵术,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微创手术。特别适用于房颤需要抗凝的病人,且不太适合吃抗凝药的患者。通过小小的微创手术,帮助房颤患者极大程度地降低左心耳血栓形成、偏瘫甚至死亡的发生概率。这一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手术前患者做经食道超声,包括心脏CT,由医生来评估左心耳形态,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手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就可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