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宗
晋江市磁灶镇上厝村包括上厝、后洋两个自然村,坐落于距磁灶镇区南端四公里外的鹰赶兔山南麓,与内坑镇毗连。“上厝”二字在闽南语中意为上方的房屋或者高处的村落。上厝村大部分房屋的门楣上,镶挂着“清河衍派”或“儒林传芳”,显示这一家家都是张氏的传人。
据《泉州儒林张氏联宗谱》载:张延鲁于唐光启二年(886)率族亲迎王潮、王审知义军入泉,驱逐了贪暴的泉州太守,有功于泉郡。后来,张延鲁被泉郡张氏尊为“儒林”和“鉴湖”开基祖,从而形成两大衍派。
儒林衍派传至张镜斋(905—965)辈。他生有九子,后裔众多,并不断析出迁居各地,成为闽南望族。其中,张镜斋的长子仁郎(莲池房)居磁灶张林村,第六子恭郎(上方房)居内坑上方村,其后裔又移居磁灶后洋村和上厝村。
在上厝自然村张氏宗祠和后洋自然村张氏家庙里,至今高高挂着“礼部尚书”“理学名儒”“进士”等牌匾,既彰显荣光又激励后人。据考:礼部尚书是指张读(1066—1145),曾任福州教授、泉州通判,后知兴化军,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理学名儒是指张廷芳(1360—1429),精通经史,著有《易经十翼章图蕴义》十卷,因熟遵冠婚丧祭等家礼而被泉郡举为理学名儒。进士,参查牌匾和史料,一是指张志选(1506—1581),官至户部郎中、常州知府;二是指张名时,清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进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尽管上厝村小人少,但如今也不失为书香门第之村,依旧儒雅韵味浓厚。据村里初步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每年都有年轻学子考上大学。村里如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国外留学生都有,甚至有一家出两位博士的。学者、教授、教师、医生、公职人员累计不少,还有书法家、作家、高级技能人才等。
上厝村还是革命老区村。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面对严峻形势,村民支持和保障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主要领导人和闽中游击队泉州团队指挥员在上厝村的隐蔽活动。村里还有张九评、张矮笔等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为儒林张氏增添了新的光彩。
冬末春临,大地复苏,郊野绿动,人颜绽放。走进上厝村,三层楼的党群服务中心布局清新,1100多平方米的广场宽阔明朗。站在大楼前俯瞰村景,村中新房古厝相间相映、错落别致,呈现出清幽静谧的景象与萌动勃发的生机。新建的五层楼敬老院,将建成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让全村老年人在这里安享晚年。
《论语·雍也》中写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上厝村临高而居,村民对水源保护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后面潭是村中两个较大的池塘之一,2023年被列为村建项目。村里重点完成清淤工作,修筑周围栏杆,还腾出一块地建成亲水广场。如今的后面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上厝村民休闲健步、观湖赏景的怡心场所。
近年来,晋江市、磁灶镇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老区村的发展,拨资金、派骨干、给政策,及时克难解困助发展。上厝村“两委”班子更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下大决心带领全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向着美丽幸福乡村的目标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