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军
爱上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嫁了一位喜欢品茶的男人。一切都没有预兆,没有刻意,在生命里的某一个刹那,是注定的缘。
最初的微信名字,便叫清茶。因为喜欢淡淡的茶香,喜欢淡淡的茶色,也一并喜欢着原汁原味的烟火生活。
平常的日子里,对喝茶没有太多的讲究,一小撮金骏眉,适合的水温,茶汤倒入杯中,小口慢饮便觉生活是如此美好。爱人将我这种没有仪式感的饮茶法称为“生活茶”。我喜欢这叫法,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再诗意的茶,也要落入“炉边有柴、袋中有米”的烟火生活里。
有时母亲见我痴迷于茶的世界里,便念叨“茶又不能当饭吃”。母亲是经历过“沉重生活”的人,对柴米生活比我有更深刻的体会,就好像那些茶农,是不舍得喝好茶的。在明前明后、雨前雨后的日子里,辛苦一天能炒出些的好茶,必定是想着卖个好价钱才是正经事儿。
黄庭坚《品令·咏茶》下半阙写道:“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凡俗的日子里,有好茶好友相伴,便是又一次对于茶韵的完美诠释。
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是好的象征;是一种境界。但是因为茶品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不同,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韵味”。
我有三位好闺蜜,会不定期地请她们到家里喝茶。每到这时候,我一改“随意”,变得郑重其事起来。三五知己简直是太完美了,人多就闹腾了,扰了茶的清净意。我会提前备好小点心,都是自己烤的:红豆沙酥、燕麦小饼、海绵蛋糕。而茶叶,必是随着四季而变换的。我们坐在洒了阳光的客厅沙发上,听着缓缓流淌的轻音乐,以话泡茶,浅浅而饮。到茶汁微淡,情谊却越发浓烈起来,便可谓一杯好茶在手,万件俗事皆丢。
自古至今,许多文人雅士,追求人生的至极境界,琴棋书画烟酒茶,茶以其“和”“静”“怡”“真”的精神内涵备受国人推崇。不知是不是巧合,但凡身边爱茶之人,也爱着花草。花与茶,自古有着不解之缘。黄金桂、白牡丹、金银花、竹叶青、江山绿牡丹、茉莉花茶,哪一个名字都好像一位美佳人。
最喜欢林徽因的那首小诗《静坐》:“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的,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嘴巴的味道远不及心底的味道重要,用心品味一杯生活茶吧!什么茶不重要,器也只是装点,一坐下,一端杯,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
人为主,茶为客,烂漫不过世间花,慢煮光阴一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