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时间的刻度

苏水梅

最近,夜里的梦境时常出现一些与学生和课堂有关的场景。要么是上课铃声响了,还没有抵达教室,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路狂奔,可怎么拼命还是没有到达终点;要么是期末考试到了,卷子发到学生手中了,有几个同学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怎么摇他们都不肯醒,一直装睡;要么是站在讲台上讲课,喉咙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学生们在台下叽叽喳喳,场面几乎控制不住。

很多年过去了,时不时还是会出现如此这般让自己充满挫败感的梦。据说,网上流行一句调侃意味十足的话,用在被上述梦境惊醒后的心情甚是妥当:求此刻我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大概是10年前吧,升上八年级的那个开学初,我接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那个班级的男同学十分调皮,有几个学习成绩还不错,遵守纪律方面却乏善可陈。七年级时,我是他们的历史老师,一周只有两节课,加上我任教的历史课他们也很喜欢,我和同学们之间一直都相处得还算不错。

当了班主任就不一样了。要管他们的出勤、纪律、学习、档案,林林总总,每天早出晚归,忙得团团转。我总是事事上心、谨小慎微,没课的时候也常常到教室门口巡看一番,及时处理班级里出现的各种状况。

平稳的日子维持不超过10天。隔三岔五地,班上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开始问题百出:几个大个子的男同学揪着一个身材矮小、略显木讷的男同学不放,总是各种找麻烦,用各种嘲讽的语气嘲笑他;一个学习还算优异的男同学,与班上另外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女同学公开地谈起了“恋爱”;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男同学,上每个科任老师的课都一副哗众取宠的做派,还当面顶撞语文老师,把同事们公认的好老师气得“直跳脚”……作为班主任,我像一个消防员一样,每天都需要花很多心思处理各种各样在我看来很是棘手的事情。可是,不管我如何奔忙,整个班级还是处于“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胶着状态。

当班主任很难,要恩威并施,要未雨绸缪,要尊重学生,要因材施教……道理都懂,但到了实际运作的时候,又会出现各种力不从心的状况,真是心力交瘁。

后来,我下定决心要变被动为主动。去图书馆找了许多参考书,在笔记本上记下许多当班主任的“秘籍”,并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联系实际;一有时间就找有经验的老教师聊天,虚心请教他们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如何“提纲挈领”,抓到问题的关键,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记得那两年,我心里总是默默祈祷,这些孩子平平安安地毕业,别再给我出什么“幺蛾子”了。

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会“心有余悸”。后来,我离开了三尺讲台。生活也因做出选择而编织出了不一样的状态。时间的刻度与记忆的停顿,目光与语言的纠结和缠绕,都成过往。令人欣慰的是,岁月最后给了我一个很是不错的答案:多年以后的一个暑假,当年那位男同学特地找到我,因为他在军校里参与写通讯,有一篇佳作登在重要的刊物上,他说要当面感激我当年的“不离不弃”,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