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把手机“闯天下”

这次疫情,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疫”。晋江全市停摆,阳性病例在多个镇街出现,大到整个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技能,都得到了“淘洗”。而对于一个媒体记者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在“疫”线冲锋,而是在冲锋的同时,要迅速从文字记者转变为融媒体记者。

疫情发生以来,微信视频号成为新闻宣传平台的“黑马”,前方战“疫”的一线情况,通过一个个视频,传送到每一位市民的手机上。作为记者,我用一把手机“闯天下”,不仅学会了手机拍照、拍摄,还给自己立了一个新目标——疫情结束后要好好学习视频剪辑。

3月22日,在采访东石镇塔头刘村全员核酸检测时,我了解到村里的“妈妈团”正出钱出力给防疫人员煮暖心餐。这是一个好新闻!我立即从检测采样现场“转战”到煮饭的地方。

现场,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炒着米粉,桌上摆放着丰富的食材,闽南人喜爱的海鲜汤刚刚出炉……我立即拿起手机,一顿狂拍,又让带头的柯大姐出镜说说“妈妈团”们朴实的心里话,然后一股脑把拍下的一系列视频传给后方。

不到2小时,本报微信视频号就推出了这条暖心的新闻,获得3633个点赞量、12.7万个点击量,成为战“疫”报道中的一抹亮色,温暖了许许多多在一线坚守和在家中配合防疫的人员。该视频也入选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138.8万,展现了晋江战“疫”的暖心一面。

不只这场采访,每次到防疫一线,手机都是我最重要的采访工具,目前已经拍下了数百个一线采访视频。

不过,经过这次疫情洗礼,我也发现,宣传平台会不断转换,但“内容为王”属于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不断练本事、涨技能,但都离不开眼力、脚力、脑力和笔力,这也是我们要不断锤炼的关键所在。

记者 许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