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这座城市“慢”了下来,却让位于长兴路的晋江报业大厦更“忙”了,穿着防护服的记者深夜出动,直奔封控区;紧盯屏幕的小编一边吃着泡面,一边电话联系前线……当其他楼层的灯都熄灭时,亮着灯的编辑部还在奋战,窗外是处处闻啼鸟,原来晨光已满晋江,你我还未下班。
凌晨两点、三点、四点,每天稿子的来稿时间都不那么一样;选稿、编稿、核对新闻事实、排版……经常是窗外鸡鸣时,我们开始忙碌,被戏称为“闻鸡起舞的那群人”。
从晚上七八点到第二天凌晨五六点,10个小时的超长夜班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每天都是在保安“早上好”的问候中回到小区。但这时我还不能休息,因为核酸检测马上开始了,放下包,拿上手机,出门排队做核酸。“间隔一米,保持距离。”“请不要贴贴。”志愿者时不时提醒,让如同“行尸走肉”的我时不时回神,“哦,原来我在做核酸。”
夜班编辑,可能比起一线记者,似乎存在感没那么强。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和曙光初照的黎明,为每一篇新闻报道把好了最后一道关。
我想说,我们是殿后的那群人。疫情未散,我们一起坚守。编辑 陈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