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凝情仲夏 端午感怀

蔡安阳

呜咽的汨罗江水因数代人的呼唤而沸腾,熏醉的河边,人们划着龙舟在波浪间欢笑。痴情的人们在艾草的熏香里,把厚重的情感化为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包裹成一粒粒粽子,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农历五月,阳光不燥。

随手掬得一缕阳光,一缕穿越了岁月枝摇叶摆的光,犹如回到那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战国年代。只见长发诗人独立江边久久吟唱:“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他为了富国强兵,举贤授能,倡导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他不惜得罪权贵,不惜被流放异国他乡,但他无法割舍自己的祖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亲眼见到楚国被秦攻破后,他心如刀绞,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虽然身死却神不灭,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伟大不仅仅是他留下的众多让人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所展现出的宁折不弯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感时怀古,抚今犹叹!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虽然已经消失在波浪汹涌的汨罗江的尽头,但他壮丽辉煌的一生,厚重的爱国情感,却点燃了一个节日,让这份感情能够穿越时空与我们相连。

仲夏端午,苍龙飞升。

历经千百年变迁,端午节逐渐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爱国节日。每年端午,我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纪念“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为的就是继承和发扬他“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的爱国热情。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悠悠时光流转,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原本温馨而明媚的仲夏,因在历史上染上悲壮的色彩,提醒着生活在物质过剩年代的我们,不要仅仅沉浸在端午佳节亲友团聚、开怀畅饮的快乐中,更应该考虑如何让这个节日变得更有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将爱国的种子播撒,让爱国之花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绽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时至端午,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艾草青青,糯米粘连,粘连着两千年恒久的怀念。青叶粽、五彩绳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愿。这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端午节,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