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花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茶园”

施恬馨(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桥南校区六年4班)

暑假的午后浸在蝉鸣声里,空调嗡嗡地吐着冷气,玻璃杯里的菊花茶正舒展腰肢。捧读《万里茶道少年行》,茶香混着墨香漫过来,恍惚间,我竟跟着莫绮缪的布鞋,踩进了百年前的晨露里。

书中,几名勇敢的少年踏上了万里茶道的探寻征程。一路上,他们见证了茶叶从嫩绿新芽到香醇佳茗的奇妙蜕变,领略了茶道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传承与变迁。最令我动容的,是少年们在旅途中展现出的坚韧:莫绮缪暴雨里抢晒青,指甲缝嵌满茶汁;余天纵鼓槌拨毒蛇,鼓皮溅着山涧水花;齐诺背茶种在暴风雪里摔七次,睫毛结着冰碴还数着步数——这些画面撞得人鼻尖发烫,勾出我学采茶的记忆。

学采茶的日子总裹着晒透的茶香。茶园嵌在半山腰,7月的日头把青石板阶烤得发亮,胶鞋踩上去能觉出热气往脚底钻。茶丛刚及膝盖,叶片锯齿藏得刁钻。我学着奶奶蜷指掐芽,指尖很快添了几道红痕,沾了汗更刺痒。竹篓才铺个底,我就蹲在老茶树荫里耍赖,看阳光透过叶缝晃成金斑。奶奶头也不抬,指尖翻飞间茶叶簌簌落篓,抬下巴往陡坡指:“你看那芽,晒得越狠,香气越足。”我盯着高处被烈日烤得发亮的嫩芽,忽然脸上发烫。咬着牙拽着茶枝往上挪,石阶烫得胶鞋发黏,手心全是汗。摸到那些带温热的芽尖时,清苦香气竟比低处的浓!那一刻忽然懂了:茶要经住烈日,人也要熬过咬牙时刻,珍贵的东西才会慢慢显形。

合上书时,杯底菊花已沉成金黄。忽然懂了书中少年为何不肯放弃——真正的珍贵,本就藏在咬牙坚持的路上。属于我的那片“茶园”,正藏在前方风雨里,等我带着勇气去采撷。指导老师 曾彬彬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