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向海而生,扬帆远航

张紫涵(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10班)

那是一个安静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书店的玻璃窗,洒在一排排书架上。我像往常一样在书架间漫步,突然,《福仔的船》这本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就这样开启了一段奇妙的阅读之旅。

书中讲述了林小航和福仔守护福船文化的动人故事。福船文化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福建地区的造船技艺与航海精神为代表。这个“福”就来自福建的“福”。它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更承载着中国人向海而生、勇闯海洋的智慧与勇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船爷爷,他坚守在波息湾,一心想要传承福船技艺。虽然家人起初不理解他,但通过一次次沟通,最终大家明白了船爷爷的良苦用心,福船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就像书中那艘历经风浪的福船,需要有人守护,才能继续扬帆远航。

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去年参加福船模型制作活动的经历。活动当天,现场座无虚席。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福船的零部件。老师告诉我们,福船有一项了不起的水密隔舱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在船体内设置多个彼此隔离的舱室,即使某一舱室进水,也不会导致整船沉没,极大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和航行安全性。这项技术即使在今天,仍然运用到现代邮轮、货船甚至军舰上。听着老师的讲解,我对手中的福船模型更多了一份敬意。

制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块重要的零件不小心折断了。正当我着急时,看到旁边的同学正在用平板电脑查看福船的3D结构图。这个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结合的场景让我豁然开朗。我借来平板,仔细研究断裂部位的支撑结构,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当手中的福船模型最终完成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看着精美的福船模型,我的思绪飘向了更远的地方。这个“福”,又被命名在一艘具有最先进科技的船上,我们福建人的骄傲——福建舰。这艘现代化的航空母舰,虽然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但它与古老的福船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核:都是我们中国人探索海洋、勇往直前的象征。从古老的福船到现代化的福建舰,变的是科技,不变的是我们向海而生的勇气和智慧。

作为新时代的福建少年,我深深地感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要我们回到过去,而是要运用新时代的智慧,让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合上书,望向窗外无垠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一艘艘福船正在蔚蓝的大海上破浪前行,而在它们的身后,是更雄伟的福建舰在守护着祖国的海疆。这一刻,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科技的力量守护和传承像福船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共生,让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世界的大海上。

指导老师 张春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