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篇

时光老巷

许海旺(晋江永和英墩小学四年1班)

我想带你走走家乡英墩村里那条静静卧着的“时光老巷”——英墩华侨街。它没有现代街道的喧嚣,却用青石板的纹路、红砖的温度,把三代人的光阴都酿成了悠长的故事。

老巷的骨架是那排始建于1948年的联排洋楼。闽南传统的红砖白石与南洋风情的雕花窗棂、廊柱巧妙融合,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行人的跫音仿佛在与过去对话。当年这里可是方圆几里最热闹的“商业中心”:典当行的算盘声中透露着银钱往来,布行的花布垂挂在门楣前轻轻摇曳;医院、粮站、银行鳞次栉比;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穿行而过,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在当地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我们家的根脉深深根植在这条老巷。太爷爷在此度过了一生,他常坐在洋楼的老门槛上,指着墙根的青苔说道:“从前这街上,人多得能把石板路走热。”他目睹了老巷从人声鼎沸逐渐沉寂至今的模样。爸爸和大伯也在这儿出生成长,童年时在青石板走廊上追逐嬉戏,木梯下的缝隙是捉迷藏的“安全屋”——如今这里也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我们的欢声笑语在走廊里回荡,蹑手蹑脚躲在木梯下时心跳加速的紧张感,与父亲讲述的童年记忆竟如此相似。

闲适的午后,我总爱蹲在老门槛上聆听村中老人追忆老巷往事。他们说从前粮站前总是排着长队,傍晚街上满是追逐糖人摊的孩子们,空气中弥漫着麦芽糖的甜香。而今的老巷虽不如当年喧闹,红砖墙依然挺立,洋楼的雕花依然清晰,老人们的故事仍在口耳相传。微风拂过,仿佛能将当年的叫卖声、欢笑声与如今的童趣交织在一起,温暖地裹挟着岁月的韵味。

英墩这条时光老巷,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承载记忆的珍贵宝匣。漫步在青石板上,触摸被阳光烘烤得暖融融的红砖,望见光线穿透南洋风格窗棂投下的斑驳光影,恍惚间便能沿着砖缝触摸到太爷爷时代的热闹繁华,碰触父亲童年的足迹,也承接此刻心中的喜悦。你若来访,定能明白: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缕微风,都蕴含着最朴实的温暖。

指导老师 许美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