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听听咱厝牙医怎么说

破除“老掉牙”误区

“老了掉牙是正常的?”——这或许是关于口腔健康最大的误区。

在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新塘街道口腔科负责人庄斯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纠正道:“牙齿的寿命应当与人的寿命相同。老年人同样可以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而是牙周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结果。”庄斯雄指出,我国老年人群的牙周健康率不容乐观,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对口腔预防的忽视。

牙周病:牙齿的“沉默杀手”

“很多人只知道怕蛀牙,却不知道牙周病才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庄斯雄解释道。牙周病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牙龈、牙槽骨等)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它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极易被忽视。但随着炎症深入,会像“沉默的杀手”一样,慢慢破坏牙齿的根基——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移位,最终脱落。

“它影响的不仅是咀嚼功能,”庄斯雄补充道,“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病的致病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加重糖尿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甚至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

一份给全家人的爱牙清单

如何打破“老掉牙”的魔咒?庄斯雄为市民送上了一份“爱牙清单”。

有效清洁是关键,坚持早晚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并学会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这是牙刷无法触及的“盲区”。定期洁治是保障,每年1—2次的专业洁治(洗牙)是清除牙结石、控制牙菌斑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治疗也是最重要的预防。饮食与习惯要注意,减少糖分摄入,戒烟(吸烟是牙周病重要危险因素),多吃粗纤维食物促进牙面自洁。出现问题早诊治,一旦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等迹象,应立即看牙医,而非指望“上火”喝凉茶解决。“为父母预约一次全面的牙周检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牙线,这就是给家人最实在、最长情的关爱。”庄斯雄最后总结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