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记忆的橡皮擦 共筑爱与守护之墙
健忘≠老年痴呆 教你识别早期信号
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记忆可能会消失,但爱不会。“有时候她谁也不认识了,但一听到以前常唱的歌,还是会跟着哼起来。”市民王先生的母亲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感慨道,照顾这样的老人,就像在守护一份随时可能消逝却又无比珍贵的宝藏,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无尽的爱心。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又称“世界老年痴呆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且仍在快速增长,这一严峻形势亟待全社会共同关注。
此次,我们特别采访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神经内科负责人林智强。林主任指出:“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人老了自然会糊涂,把阿尔茨海默病当作正常的衰老过程,这是大错特错的。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着独特的病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林主任提醒公众关注以下早期预警信号:一是记忆减退影响生活,比如频繁重复提问,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眼就忘,忘记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二是计划事情或解决问题出现困难,像跟不上熟悉的菜谱步骤,以前轻松管理的财务如今变得混乱不堪;三是熟悉的地方或时间感混乱,在自家小区附近也会迷路,搞不清年月日或季节;四是性格或情绪发生明显改变,变得冷漠、困惑、多疑、抑郁或恐惧,与以往的性格判若两人。
早防早治,用爱对抗遗忘
林主任强调,虽然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法完全治愈,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极大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在预防方面,林主任给出了具体建议。中老年人要保持智力活动,如阅读书籍、报纸、下棋、打牌等,让大脑持续运转;坚持体育锻炼,像散步、打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机能;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避免孤独和抑郁。同时,要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这些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对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患者家属,林主任满是关切与呼吁:“他们不是故意找麻烦,只是被疾病困住了。在与患者沟通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多用简单句表达,还可以借助非语言沟通,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传递关爱与支持。要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走失和意外发生。而且,照顾患者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家属在付出爱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及时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机构的支持,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
记忆或许会被病魔一点点擦除,但爱与尊严永存。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用爱筑起一道抵御遗忘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