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市侨声中学李慧芬:

用选择诠释初心,以坚守书写师道

七年前,她怀着对教育的赤诚走上讲台;七年来,她以细致的教学和温暖的陪伴,成为一批批学生青春中那道明亮的光。

她,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语文教师,更是学生心目中的“芬姐”。她,就是晋江市侨声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李慧芬,用选择诠释初心,以坚守书写师道。

本报记者 蔡红亮 陈巧玲

课堂热情如火

课后温暖如春

夏日蝉鸣悠长,侨声中学高一9班的教室里却异常安静。李慧芬正以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解课文,案例信手拈来,互动此起彼伏,整堂课流畅而充满张力。“芬姐的课就像夏天一样,热情似火,瞌睡虫根本不敢凑近!”课后,学生们笑着这样评价。

然而,时间回到2018年,来自莆田、初登讲台便担任班主任的李慧芬,面对的却是“兵荒马乱”的课堂和内心的迷茫。直到她看到毕业合影上那一行导师题字——“教育不是驯服,而是唤醒”,她才真正明白教育的意义:每一颗种子都值得用爱与耐心浇灌。

于是她严在要点、暖在细节。“学习上,芬姐非常严格,古诗词、阅读,一项都不放过;生活中她又是温柔的‘解忧杂货铺’,迷茫时给我们方向,沮丧时给我们鼓励。”侨声中学高一学生王梓涵告诉记者,他们喜欢称呼李慧芬为“芬姐”,因为在他们眼中,李慧芬就像大姐姐一样,迷茫时,有她指引方向;沮丧时,有她耐心地安抚与鼓励。

对此,小萍同学也深有感触。有一段时间,小萍同学遇到了难关,周记本上“藏”了很多心事,面对生活较为消极。李慧芬关注到后,第一时间找到小萍高一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甚至偷偷请家长来学校座谈,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小萍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李慧芬还把自己的一些故事通过周记分享给小萍,告诉她:“一切终将过去,未来会更美好。”2020年的盛夏,小萍发来信息:“芬姐,我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了。”那一刻,喜悦如潮水般将李慧芬淹没,透过手机屏幕,她仿佛看见那颗曾濒临枯萎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时间飞逝,七年一晃而过,李慧芬带过的曾经棘手的班级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沉默自卑的学生也敢于站上讲台侃侃而谈。她用时间证明: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

年轻不失沉稳

管理自有章法

在侨声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俞建明看来,李慧芬既有年轻人的拼劲,又有老教师的沉稳。“她非常好学,善于反思”,他如此评价。从教20余年的俞老师不吝赞赏:李慧芬不仅经常向资深教师请教,更坚持对每项学生作业设定底线,利用课余进行精准辅导。

自第一年担任班主任起,李慧芬就在班级展示栏郑重写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不仅是她的带班理念,更成为凝聚学生的精神信念。

学生家长郭丽用“三心”评价李慧芬:教学有好胜心,管理有同理心,育人有责任心。“遇到李老师,是孩子的幸运,也是家长的幸运。”郭丽为李慧芬点赞。

在郭丽看来,李慧芬对待教学有方法且严谨,力争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精准传授给学生;虽然年轻,但管理班级有一套,能与学生共情,鼓励式交流打开学生心扉,走近学生内心;与此同时,她还很有责任心,及时反馈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与家长沟通,共同陪伴孩子们成长进步。

如今的侨声校园中,李慧芬依然如七年前那般步履不停。早读、课堂、答疑、谈心……她始终以守夜人自勉,愿以微光引路,照亮学子前行方向。因为她深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唯有爱,能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无畏生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