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空气逐渐干燥。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此时燥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复发。为此,记者采访了晋江市中医院肺病科医师赖志云,为大家带来秋季以肺为先的保健知识。
日常防护 多管齐下护肺脏
赖志云医师指出,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秋季气候变化大,要及时增添衣服,适当进补,增强抵抗力,预防风寒外邪伤肺,避免感冒。
同时,肺喜润而恶燥,中秋后气候转燥,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剧烈运动致大汗淋漓耗津伤液。饮食上遵循“少辛增酸”与“防燥护阴”原则,多吃芝麻、核桃、秋梨等润燥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
“情绪对肺的影响也很大。”赖医师强调,忧思惊恐等情绪中忧伤肺最甚,人常悲秋,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特别是深秋时节,游子与老年人易产生悲伤感,使哮喘等疾病多发或加重。所以秋天要保持内心平静,保养肺气。
此外,中医重视补益脾胃以使肺气充沛。脾胃、肺气虚衰之人,宜进补人参、黄芪等药食补脾益肺,增强抗病能力。而且肺与大肠相表里,通便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也是益肺保健的重要方面。
特色妙招 简单易行养肺气
除了日常防护,赖志云医师还分享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养肺妙招。
“躬身撑体法可以通达肺气、疏通肺脉。”赖医师介绍,端坐放松,均匀呼吸,两脚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上抬,3~5次为一遍,可根据体力反复做3~5遍,注意两臂支撑要用力且闭息。
针对不少人对冷空气过敏,秋风一吹就伤风感冒的情况,赖医师推荐了摩鼻健身法。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从初秋起,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然后按摩鼻部。将两拇指外侧互相搓热,沿鼻两侧(重点是迎香穴)上下按摩30次,每天1~2遍,可增强耐寒能力。
赖志云医师提醒,秋季保健肺为先,大家要重视起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运用这些方法和妙招,呵护好我们的肺脏,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