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范
在我五十岁生日来临之际,我拥有了一间独立书房。说来还得感谢先生的明智,送给我一个阅读和写作的空间。
前年拿到一套四房两厅复式楼的钥匙,我和先生就商议着四个房间的功能安排。毫无疑问,二楼三间房都做卧室,一楼还有一间房,原本打算用来做多功能活动室兼卧室,后来先生说,我家人少,用不着太多卧室,与其空置,不如装修成独立的书房供我使用。
去年6月我的书房落成了,我把那些随我周游了两个省、大半个泉州的书移上了书柜,看着它们精神抖擞地站在我的书柜上,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我甚感欣慰。
我的书房不大,约9平方米,藏书500册,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这些被我保存下来的书,如同我的朋友,每一本都有着特殊意义。其中有一本珍贵且久远的书,名叫《梦系的浏阳河》,它是现任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谭仲池先生的大作。说起这本书的来历,那是1989年我上高中时班主任老师送我的,这也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本赠书。尽管这本书现在看来很寒碜,但那时的我如获至宝,不知被我翻阅了多少次,上面密布我的批注,也就是这本书点燃了我的文学梦,1991年,我在《浏阳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
我的书柜上还陈列着一个叫江堤的诗人、学者的书。他一共送了我《智慧在此》《山间庭院》《瓦片》等十来本书,这些书追随我出湘入闽,随身携带快30年了,只可惜在搬家途中遗失了几本。20世纪90年代,我在名副其实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读书。江堤当时在岳麓书院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因而有缘认识他。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江堤给我印象是:中等身材,一头齐肩的长发,一双忧郁而深邃的眼睛,说话思维清晰而深刻。他身型消瘦,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他的歌唱极好,诗写得更好。我曾去过他家好几次,印象最深的是他家书房。那是整整一面书墙,在那个年代,他珍藏着大量的好书,至少有5000册以上。我第一次被他的书房震撼了,在他的书柜面前,我感到自己浅薄和渺小。正因为我认识了江堤,才有幸认识他的书房,才让我对书更加痴迷。
1996年,我从湖南大学毕业,只带着少量书来到晋江。工作期间,添置了一些书。2007年,这些书又随我一起调动来到泉州。在泉州的15年里,我先后从清源山下、九一街和天后宫一路迁徙最后落户城东。原先我的书随我一起挤在先生单位分的两居室里,它们有的和我儿子的书一起瓜分一个共同的书架,有的悠闲散落在我的床头柜和书桌上。我一路搬家一路处理一些过期的书籍,一直给书架“瘦身”到无法再“瘦”,有次搬家嫌书重,索性狠心把从前给儿子买的100多本心爱的儿童读物割舍了。
我的藏书虽不多,但也有几本我非常喜欢的书。比如:书柜上的两本《唐诗》和《宋词词典》我就爱不释手。《红楼梦》是一本我一读、二读、三读、四读的书籍。我还特别喜欢《诗经》《平凡的世界》和《文化苦旅》。因为一直对书藏在骨子里的热爱,这几年我又开始了写作,我加大了阅读量,我不但爱看自己买的书,也常看电子书和去图书馆借书。
每天晚上忙完其他工作,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走进书房,静静地坐下来,在时光中沉静自己、打磨自己,闻着书香或读书或在键盘上敲几个文字。书房能驱散我的疲惫,赶走我的烦恼,我在书房编织着我的文学梦,书房是我写作的源泉,更是我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