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香绿豆芽

陆漪

“豆瓣初开酣未醒,琼芽悄展态犹萌。”春夏季节万物生长,时令鲜蔬也是分外丰富,而味道清淡爽口的绿豆芽依然得到人们的垂青,俏生生地出现在餐桌上。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所以绿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更大。它不沾一丝土,只需水和适合的温度就自然长成,白白嫩嫩,曲线曼妙,是人们喜欢的家常菜蔬。

豆芽作为素菜食用,较早见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元前数日,以水浸豆,曝之。及芽,以糠皮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长则覆以桶,晓则晒之,欲其齐而不为风日损也。中元,则陈于祖宗之前。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不仅写出了豆芽菜的制作过程,还描述了烹调及食用之法。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豆芽菜的记载也较为详细:“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那时候人们已掌握了生绿豆芽的工艺。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述“七夕”用水浸发绿豆芽,视这为“生花盆儿”。当时,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十日,以水浸绿豆,每天换两次水,待芽长到五六寸长时,将绿豆芽移至花盆中,到七夕乞巧时可长得亭亭玉立,谓之“生花盆儿”。

晶莹如玉的绿豆芽可以烹调出多种美味。凉拌,把绿豆芽放在开水中焯水两三分钟,然后沥干水,放在盘中,加上调料拌匀即可;也可将绿豆芽和瘦肉丝同炒,味道鲜美而不油腻。汪曾祺老先生喜欢在吃凉米线时加一点绿豆芽之类的配菜,浇作料;也喜欢荷叶薄饼卷食时加入韭菜、绿豆芽、水萝卜、酱肉等,保持其本味。我尤其喜欢清炒绿豆芽,放入几根青椒丝或一小把青韭略加点缀,除了盐其他任何调料都不加。伴随着豆芽在口腔内被咀嚼时的清脆“咯嘣”“咯嘣”声,一股股清香、一丝丝清甜顿时充溢了整个口腔,轻轻地抿一下就顺着喉咙滑了下去,实在让人不忍放箸。原来简单、平淡才是最真、最好的味道。正如林清玄所说:“生命中最好的事物总是‘无添加’的,唯有原味、清淡、无添加的事物才能陪我们一辈子。水、米饭、面条、空气,无味中有至味,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爱、亲友、美,平常中有深情,也可以陪伴我们一生一世。”

“万千绿豆比珠圆,一夜琼花开玉莲。”在清水和黑暗中静待萌发的绿豆芽,成了我们盘中的清素美味,而其中也蕴含着诸多的人生况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