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到来

家有孩子要警惕

本期聚焦

俗话说:“忽然一阵秋风凉,腹泻患儿排成行。”一进入秋季,就有很多婴幼儿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轮状病毒在“作妖”。近日,咱厝相关医疗单位发出提醒:进入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季,小朋友们要警惕。

警惕:秋季腹泻大魔王

你知道什么是轮状病毒吗?伴随着秋天脚步的翩然而至,昼夜温差变大不少。咱厝不少家长感慨:时下,腹泻的宝宝也多了起来,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躲得过“秋老虎”,却躲不过“轮状病毒”这个大魔王。

据了解,轮状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引起秋季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进入肠道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腹泻。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高发期,6月龄~2岁是轮状病毒腹泻的高发年龄。

一到秋季,轮状病毒就开始出来作妖,成了家长们的噩梦。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在秋季高发的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全球性常见传染病。晋江中医院儿科医生李运肖介绍,轮状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极易感染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胃肠炎住院和重症的首要原因,几乎每名儿童在3~5岁前至少感染过1次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患者的排泄物里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如果接触带病毒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衣物、用具等,也会导致直接或间接感染轮状病毒。更可怕的是被污染的手也可作为病毒的载体,病毒在人类双手上存活至少4小时。因此,在处理呕吐物污染的环境时要注意洗手、消毒。”李运肖介绍,轮状病毒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先吐后泻,三多一少”。感染之后患儿最初出现呕吐,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多伴发热,严重时大便量多、水多、次数多而小便量少的临床特征。病程通常为7~10天左右。被感染的婴幼儿,症状一般不会太严重,适当补液可以自愈。但腹泻(或呕吐)严重时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精神不好、惊厥、心肌炎等危及生命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呢?李运肖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胃肠炎的最有效的措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先洗手,水杯餐具煮沸或消毒后再使用。尤其要注意手部卫生,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可疑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物品,可以通过高温、消毒剂或阳光暴晒等方式消毒;注意室内卫生,勤开窗通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