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节后积食 中医有妙招

健康课堂

月饼、团圆饭等令人垂涎……中秋佳节,假期团圆聚会多。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脾胃吃出了个健康难题——积食。通常会胃胀、食欲下降、手脚发热、腹泻,舌苔增厚,口有异味,体内积聚了不少毒素。而身体内残留有毒素会使人体态臃肿,皮肤暗沉无光,加速衰老。本期“健康课堂”,助你通过中医小妙招,缓解积食,回归健康。

中秋节后积食高发

节假日期间,家里好吃的多,人们容易一不留神就可能多吃多饮,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谓的“积滞”或“积食”。据了解,这是以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便秘酸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胃肠病证,尤其以婴幼儿多见,现代医学常认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秋节后吃月饼导致积食是一个相对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月饼通常比较油腻且含糖量高,过量食用或食用不当容易给肠胃带来负担,引发消化不良和积食。”晋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王龙宗介绍,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正能让积食消散的方式只有两种:做加法和做减法。

对付积食用加法

先说加法,便是多睡觉、多运动、多推拿、多养脾。首先要睡饱。早上睁眼的时候脑袋是清醒的,身体充满能量,眼睛也不涩,晚上11点前入睡,至少保证8小时,尤其凌晨1—3点肝经当令要睡沉。适度运动,每天保证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等。

“小儿推拿,健脾导滞最相宜。”谈及积食人群时,王龙宗特别强调,孩子脾胃虚,哪怕不是节假日,平时也很容易会出现积食。这主要也和孩子脾胃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有关,所以对付小儿积食,饮食和外用两手都要抓。比如,外用消食贴、小儿推拿等。捏脊、揉板门、揉腹等推拿,每天做两次,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积食带来的不适。饮食方面,入秋了,一家人还可以喝些苹果水。平时一周2—3次,可以直接煮水喝,也可以加几颗红枣、山楂,煮15—30分钟。

再说减法去积食

平时为了减少积食情况的出现,大家还应多给身体做些减法。比如,少吃寒凉、不强迫孩子过量进食、少生气、少吃辛辣油腻。王龙宗介绍,“现在白天气温还是比较高,小朋友和年轻人都喜欢喝冷饮、吃雪糕,但吃冰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要少吃。积食本就是消化负担过重,此时强迫孩子吃更多东西,会加重肠胃负担。不要让孩子吃过多油腻、高热量食物,这类食物难以消化,会使积食情况更严重。”

王龙宗提醒:每年中秋节后,家里都会剩不少月饼。老人家不舍得丢弃月饼,都会留着自己慢慢吃。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空腹时吃月饼,因为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吃月饼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如果在食用月饼后积食症状严重,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如消食片或胃动力药。但请务必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