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扁食

雷海红

扁食又叫馄饨,多是因为地域的差别而叫法不同。在江浙一带,扁食又叫云吞,所以扁食面又叫云吞面。在川渝地区,有一种类似扁食的,然而人家不叫扁食叫抄手。而在福州,因为扁食的皮子加入了瘦肉而叫肉燕。就我个人而言,不管是哪个地方的扁食我都爱吃,不仅因为它的味道好,还跟我小时候的记忆有关。

小时候家里穷,一家人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回猪肉。但每次跟父亲去城里,他都会给我买上一碗扁食。卖扁食的是一家老店,一天到晚,厨房里烟气不断,食客络绎不绝。那时候的扁食颇为讲究:一是皮子要薄,二是用的猪肉要精,三是汤料要好。饭店里多以鸡和猪大骨吊汤,汤色奶白,鲜美异常。扁食下锅捞起,碗里已调制好了汤料,最后再撒上一点葱花,一碗货真价实、鲜香无比的扁食便做好了。每次我都能将扁食吃个底朝天。

后来生活改善了,母亲决定自己包扁食。她买了一斤左右的肉,再加上一斤的皮子;把猪肉剁碎,加入少许的盐和味精;左手托皮子,右手拿根筷子将剁碎的猪肉撂到皮子上;皮子沿对角线对折一下,然后再对折一下,为的是在煮的时候猪肉不会从皮子里跑出来。扁食就着沸水下锅,盖上锅盖,一两分钟即成。煮久了皮子容易烂。汤料要事先调好,用的是扁食下锅之前的沸水,加入猪油、盐、酱油、味精,撒上一点葱花。扁食煮好后,捞在碗里,就成了一道美食。

母亲有时候也会买包好的生扁食回来煮。她一大早去城里卖菜,通常到午饭时间才回来。母亲知道我爱吃扁食,又因为无暇做饭,所以买了扁食回来自己煮。家里的小碗,我能吃个两三碗,也不觉得腻。有时把扁食浇在米饭上面,肚子饿的时候,三下五除二,一碗饭就下了肚。后来我几次想在故乡的县城吃上一碗像儿时吃过的扁食,寻觅不得,感到十分遗憾。消失的不仅是那些老店,还有儿时的味道。

这辈子我吃过许多地方的扁食,各有滋味。前段时间,当我穿过晋江深沪的一条老街,一家扁食店吸引了我的注意。虽然我已吃过早餐,但还是想进去尝尝,况且店门外的广告写着“皮薄肉多”。我要了一份小碗的。几分钟后,扁食端了上来,但见白色的陶瓷碗里荡漾着一颗颗扁食,皮子薄得可以看见里面的肉。一问这家店的历史,一位正在包扁食的男子说,有四十多年了。吃扁食时,我喜欢放些白胡椒粉。胡椒微辣,又有浓郁的香味,汤喝到嘴里,别提有多畅快。后来,我就隔三岔五地去吃,有时空着肚子就是为了去镇上这家老店吃扁食。在用餐的间隙,我发现来店里用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店里的五张桌子一下子就不够用了。还有一部分人打包。看来,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么僻静的地方,食客还能找上门来,足以见得食客对这家店扁食的偏爱。

扁食——一道流落在民间的小吃,以鲜香征服了我的味蕾,令我念念不忘。如果要我说出我最爱的食物,自是扁食莫属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