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菊
早春的桃花,一半青涩一半红。当探春的脚步止于桃花园时,旧地重游的惬意便油然而生。
推开往事之门,多次与桃花的倩影相依相伴。眼眸深处,除了那层层叠叠的花浪,便再也容纳不下别的花色。被桃枝掩住的眼帘,透过斑驳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清晰可见。这就是晋江八仙山的吸粉之处。
一枝独秀,仅开了一小瓣花的桃枝,俏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仰起脑袋,近距离地与它对视。远处,一对父与子弯着腰,在窃窃私语。暂时逃过桃花的诱惑,抽出身来一探究竟。原来是先生在教儿子如何更牢地绑紧鞋带。
这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相聚的快乐。大多数人都选择往人多的地方凑,只有我们偏偏喜欢独辟蹊径,挑人少的小路走。这不,以往人满为患的桃花园居然人影罕见。谁也不会想到,二月刚抬头,不甘人后的桃花就开始迎风吐蕊了。
越往山上走,遇见越多的春色。一朵,三朵,五六朵……甚至有成团成簇的花瓣,遍布半山腰。瞧瞧,春风剪过的细叶嫩得可以拧出水来,绿得很。再看看,被桃花压弯腰的桃树,迫不及待地炫耀着自己的春色,一棵长得比一棵秀气。正因如此,我才会一个人傻傻地扶着它们柔嫩的腰肢,生怕它们一不小心,就被春风撞了个满怀。
好不容易从这里走出,我们又七拐八弯地往下走,专挑人少树荫多的地方走。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古大厝。看到门口的招牌,我们便走了进去。上次来,看到的是美术作品展,这次是“晋江经验”摄影展。一张张昭示着晋江风采的大幅照片,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我细细打量,企图在照片上寻找熟悉的印迹。说来也奇怪,这些摄影作品既没标题,也没有作者,实在叫人费猜。有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近看却跟心中的答案不匹配。
从靠近大门处的房间一个个向里走,心里的感触越来越深,为了这些魅力无限的照片,为了美丽无比的晋江。在看完大厅两侧两个房间里的照片后,我们便打算离开了。没想到,在踏出门槛的瞬间,我居然看到了一幅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那是从五店市的横撇竖捺戏台上向对面拍的状元牌坊。两个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映照得对面走廊上看花灯的人群特别小。不知怎么回事,我一眼看到了照片中的自己,巧笑嫣然的对面是先生在为我拍照。这世界怎么就这么巧?我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别人镜头下的风景。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缀,但却能置身于这场“晋江经验”摄影展的展厅里,别提多有意思了!
半坡桃花伴春红,一张照片倾心动。直到现在,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激动与惊喜呢!这或许正是“国泰民安”赋予正月团圆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