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雄
青阳山小帖
矮而小,甚至没有海拔
没有树林、没有岩石
没有虫吟鸟唱。草木、鲜花与果实
都是虚拟的
只有一个空名。青阳山与五店市
是相互指认,还是相互成全
一眼望去,只有五店市
五间店的故事,覆盖了一座小山的来历
作家许谋清先生说
“它本质就是一个红土丘”
曾经开过梅花,有风逗留
有雨抒情,葬花人还在北方的梦里
未醒……而眼前是一座庞大的
红砖古厝博物馆、传统古街区打卡地
青阳山或者五店市
俨然一座城市的会客厅。
那么多迷失与遮掩,是蔡氏五兄弟
让一座山有了海拔,是时间
让一座山获得了高度
五店市记
五店市,有一处残垣断壁
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每次来
我都会在此驻足、冥想。看上去并
不显多余,还带着时间的体温
残壁系渣土夯成,光秃秃地
坍塌在那儿。它是修复者有意截取
留下的,一旁的石阶、游廊
和观光带,它们错落有致、紧紧相随
万物都不会无中生有
一块疤痕,也有自己的出处,或许
就是你的前世。壁上亦开有窗子
很小,像一个望风口,似有
市井之声迎面扑来。地面的凸起
与凹坑,呈现出这处建筑
原始的格局和形状。这儿——
曾是五店市,热闹非凡的一处集市
贸易场所。废墟里有一棵树
我看到了枝丫间漏下的
一地斑驳,听到远去的喧嚣与嘈杂
这些时间的附着物,老干虬枝
完成了一段岁月的守望
正渐渐枯萎……
梧林:乡村博物馆
大海无法阻止日月星辰。但它
送出的每一滴海水,最终都被自己
证实、收回。多少年才能建成
一座乡村博物馆,在闽南,梧林古村
用了六百年——不是倒了重修
也不是在六百年前就已落成。六百年
需要多少代人接力
有多少次日月星辰起落
需要多少砖木、石料、陶土、瓦片
需要多少水泥匠、砖瓦匠、木匠
雕匠、画匠、油漆匠……
需有多少风水师、设计师、建筑师
来掐算、推演——
烧塔仔
漏掉的海风,没有如期转回。
晚霞与片片帆影,跌倒在
他乡的街巷里。村头,番仔楼旁
砌一座镂空的塔,填入干柴
撒上木糠、谷壳
将月圆与月缺之夜点燃。
春节、中秋……在晋江梧林古村落
一座塔仔,正烈焰熊熊,直到
烧红塔身与半边天空。围着火光起舞
围着红彤彤的塔仔,以及
一堆灰烬和瓦砾
我们迟迟不肯散去。火光已测出
一个圆与
一个半圆的直径。祈——
也祈祷我们内心
搁浅的灯塔。很多使用至今的词
在渐渐失去它的本意
六百多年前的起事信号,变成了
一种祈福仪式。烧旺、烧得红红火火
祈祷日子,也照亮乡愁
隔海相望的人,此刻,脚尖
踮了又踮……
我愿意忽略
海风吹到这里,仍然携带了涛声
我分辨不出
哪一朵浪花没有破碎。
它抽象的光,穿过庙堂里的
塑像,我无法把握它
是否真的在保佑你;它脚下的路
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再次
抵达你要去的——
不过,为了它的一些地方
一些人
一些物事
王棕、榕、美丽异木棉、刺桐
草庵、千手观音、妈祖、朱熹
安平桥、八仙阁、五店市、梧林
湾海、滩涂、涡旋、螺、贝壳
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
为了一座腾飞后又悄悄启程的小城
我愿意忽略
一些并非高大完美
却又十分打眼的
机场、港口、高铁站
图书馆、科技馆、会展中心、运动场
安踏、恒安、七匹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