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创新管理体制,人事采取组织选派和市场招聘相结合、挂职与任职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广泛汇聚中国境内外优秀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对此,施家伦表示,这衍生了一些新情况和问题,如合作区执委会人员身份复杂、职级不明,常冠以“负责人”头衔,薪酬待遇相差悬殊,影响合作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为加快理顺合作区人事管理机制体制,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施家伦建议,尽快优化完善执委会现有的粤澳公务员管理机制,明确执委会各部门的职级体系、薪资体系,实行各种身份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考核,逐步强化“合作区公职人员”的身份认同;同时,建立粤方公务员在合作区的晋升和提拔机制,广东省、珠海市选派单位在绩效考核、人事选拔中对派出的挂职人员予以绩效奖励和优先选拔。
施家伦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激励合作区干部担当作为的工资收入内部分配和福利待遇办法,尽快推动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有关“创新人事管理”的要求,加快实现各类公务人员薪酬基本一致,建立符合合作区特点、“同工同酬”的公务员队伍薪酬体系。同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原则,在加快招聘员额制人员的同时,做好政务人员和员额制度的有效衔接,给予政务人员同等薪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