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阳
阳光斜斜地照进屋内,微风中混杂着淡淡的蜡梅香。时间无语,悄然岁末。街头巷尾处处热闹非凡——灯笼高挂,红红火火;锣鼓铿锵,喜气洋洋。
说起闽南的新年,虽然没有北方的雪景,却处处洋溢着南国的暖意。虽是腊月,但闽南依旧阳光和煦,温暖的海风轻拂着苍翠的大榕树,那浓浓的年味也跟着飘散而来。闽南的新年,有着独特的韵味,或许是因为它融合了中原与海洋的文化,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开放的现代气息。从腊月开始,年味便越来越浓郁起来。而我敢说,这闽南的年味儿跟北方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
闽南的年味,最先是沉浸在淡淡的墨香之中。逢此佳节,家家户户的厅堂里,少不了笔走龙蛇的书法家——这些书法家有些是家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有些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先生。总之,没有两把刷子的,谁也不敢登堂献丑。只见那白发白须的老者挥毫泼墨。那笔锋,如泉涌般流淌在红红的对联纸上,寄寓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祝愿;那墨迹,仿佛是写在天地间的福音,为百姓祈求国泰民安。能求得一副上好的对联,是每一个闽南人过年的一件重要事情。
闽南的年味,还体现在那满街的灯笼上。从古至今,灯笼都是吉祥的象征。一进腊月,街头巷尾各个商户便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每到夜晚,那红彤彤的灯笼宛如一条金光璀璨的巨龙一般,与星空交相辉映。尤其是除夕夜里、十五晚上,无论大人孩子,都喜欢提上一盏灯笼——花灯、生肖灯;旋转灯笼、音乐灯笼;霓虹闪烁的水母灯、卡通人物灯笼……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也为这美好的节日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华灯初上,整个世界便都沉浸在这节日的欢乐之中。
闽南的年味,更体现在那一大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中。年夜饭是人们过年的重头戏,尤其是闽南的乡村,你看除夕那一天,日暮时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已经是炊烟袅袅、香气四溢。那满满一桌的佳肴,有鱼有肉,有海鲜有家禽,色香味俱全。说起这顿饭,不仅菜品丰富,而且寓意吉祥,如鱼表示年年有余,豆腐代表富足,饺子则有财富之意。人们会在饭前祭祖,感谢祖先的庇佑,并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祭祖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闽南的年味,更少不了那热闹非凡的庙会。各路神仙的庙宇前,香火鼎盛,人潮涌动。庙会上的摊位琳琅满目,有糖人、泥人、剪纸、糖画等民间工艺品,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各种摊位前流连忘返,而大人们则围在舞台前观看精彩的表演。
“舞龙舞狮”在闽南的庙会上可是少不了的,伴随着震天的鼓声和锣声,龙狮队的队员们穿着彩色的衣服,脸上化着浓妆,腾挪跳跃。那威武的龙、灵动的狮,在队员们的操控下,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人群中翻腾,为百姓带来吉祥和好运。有了“舞龙舞狮”的加入,整个庙会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闽南的年味儿就是这样独特而美好。它既有北方的热闹和喜庆,又有南方的温馨和祥和。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