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变李鬼,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理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不同的选择,但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混入其中,利用投资者对高收益的渴望,进行“飞单”等非法活动,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什么是“飞单”?如何鉴别“飞单”呢?本期我们重点关注。
注意甄别理财产品
“飞单”是指金融机构员工私下向客户推荐非所属机构发行或代理的其他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的行为。“飞单”对应的理财产品往往由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行,产品资质缺乏保障,容易导致投资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此类行为在银行中是严令禁止的。
晋江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选择正规销售渠道。银行网点会在固定区域销售理财产品,且销售过程会进行录音录像。
购买理财产品时,要问清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代销第三方理财产品。由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相关产品信息;由银行代销的第三方理财产品,消费者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银行官方网站的在售产品信息专栏或通过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同时,对于销售人员宣传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理财的金融产品,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轻信“空头承诺”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消费者不要接受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人员推荐的其他公司的产品,不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人员个人签署投资理财协议。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销售其他理财产品时,为了促成投资往往以个人名义出具“保证书”“担保函”等材料,然而一旦涉案公司暴雷,这些材料并无任何法律效力。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空头承诺”。
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消费者应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汇入账户。银行销售的正规理财产品,无论是自主发行还是代销理财,正规流程下购买资金由银行划款后直接进入本行账户,不会要求消费者向指定的账户进行转账或汇款。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要私下向销售人员交付资金,切勿汇款至其他个人账户或其他第三方公司账户。同时,消费者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确保账户安全,切勿将网银U盾、银行卡、存折及密码等交给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代为操作或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