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晚晴·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市医院 创新儿科护理 呵护健康童年

优化就诊流程、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是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日前,该院发布相关通知,医院各科室积极响应。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儿科近日就通过一系列暖心有爱的操作,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也让患儿家长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儿科医护人员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赠“小小贴纸”

让患儿更加勇敢

“我们勇敢一点点,阿姨轻轻地操作,好吗?等下送贴贴纸奖励你。”在医院儿科病区,护理人员一边哄着孩子,一边为孩子静脉输液。

小小贴纸凝聚大大能量。穿刺成功后,护理人员开心地为孩子送上几张贴纸,并赞赏一句“你真棒”。被表扬的宝贝则眼里闪烁着惊喜的目光,也开心地笑了。这些小小的鼓励,不仅成了宝贝们的荣耀勋章,更是孩子们战胜恐惧、积极治疗的源动力。

该院儿科相关负责人坦言,一般来说,由于患儿年龄小,在治疗时常发生不配合、恐惧、哭闹的情况。特别是静脉穿刺,更是儿科护理人员每天都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提升患儿就医感受,儿科护理人员想到这一妙招,不仅布置温馨的就医环境,还特别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贴纸,旨在安抚和奖励小朋友们,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此举既能争取到小朋友的主动配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又减轻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及认可。”

以“手编红绳”

创新儿童手腕带

手腕带是每个住院患者入院后的身份标志。患者身份识别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只有基于准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才能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但对于儿科患儿来说,正确佩戴腕带较为困难,常会出现以下现象:由于皮肤娇嫩及腕带材质问题,孩子们的皮肤会出现皮疹、发红甚至摩擦伤;若腕带佩戴过松,会因为患儿肢体活动频繁造成脱落,无法进行身份核对;若佩戴过紧,轻则会导致勒痕,重则会影响肢端血液循环。到底该怎么办呢?

该院儿科护理人员集思广益,根据患儿年龄、皮肤、配合程度、过敏史等情况综合分析,分别选择合适的腕带佩戴方法:年龄>3岁、皮肤完好、能主动配合、对腕带不过敏的患儿,将按照医院标准正确佩戴手腕带;对年龄<3岁、皮肤异常、不能主动配合、对腕带过敏的患儿,佩戴创新手腕带。

与传统纸质腕带不同,创新后的佩戴方法是为孩子系上手编红绳,再将手腕带套于红绳上,最后将红绳佩戴于患儿的手腕上。手编的红绳,外表美观,符合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受到孩子们欢迎;也能避免部分患儿对手腕带过敏压痕的问题。在儿科,小小红绳牵系出了暖暖的医患之情。

点滴中显真情。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在平凡点滴之间,以对待儿女般的医者初心,耐心细致地照顾每一位患儿。该院儿科负责人林利平坦言,今后,医院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将持续践行“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将优质服务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点滴之处,真正做到让患儿满意、家庭满意、社会满意,让这个特殊的“家”更温馨、更舒适!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