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大地葱茏,人心荡漾,听闻远方召唤,动身跋涉百里,与文友们共赴一场美丽乡村游。山东蓬莱名闻天下,却不知永春湖洋镇也有个蓬莱仙境,心向往之。车达蓬莱,天公作美,大雨初歇,湖洋镇也张开笑靥迎接我们。空山新雨后,大地欣欣然,林间薄雾缭绕,空气清新带甜,目之所及层峦叠翠,触手可摸山花烂漫,第一眼就爱上这个地方。
蓬莱,有梦里水乡之称,只因有一条母亲河叫湖洋溪蜿蜒流长,像生命线一样滋养了世世代代蓬莱儿女。人择水而居,鸟择木而栖,有了水,山就灵了,人就活了,万物就有生机。湖洋溪像一条绿飘带环山绕村,静静流淌,默默延伸。我每看到一条河流,都会想溯本追源,它到底起源哪里,流向何方?就像我常常追问自己,为何而来,因何而去?我不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是轻易能找到湖洋溪的源头和归处,它发源于德化龙门滩海拔1163米的尖山上,由北向南经湖洋、外山、东关三个乡镇,最后流入晋江,汇入汪洋。
当我们坐上竹排泛舟溪上,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里放歌,无限惬意弥漫开来。两岸花红柳绿,恍如世外桃源。盈盈笑语中,我注视着艄公们撑起长篙、划起竹排的身影,眼前却闪现出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深山放排画面。
由于湖洋溪通江达海,早年这里的乡民祖祖辈辈以放排为生。这片山地盛产松木、杉木、竹子,是沿海平原地区盖房和建设的刚需材料。远在深山里又长又重的竹木如何才能抵达远方,换取碎银几两贴补家用?在没动力车的从前,最快的当属水路,于是湖洋溪承载了转运任务,深山放排应运而生。年富力壮的放排工驾着装成排的木头竹子,顺流而下,路阻且长,行则将至,因为远方有大海的呼唤,那是每一滴水都渴望到达的地方,也是每个山里人极目眺望的远方。
最佳放排时期正是每年春夏之交,连雨涨溪潮,山洪也从千沟万壑奔腾而至,湖洋溪汹涌澎湃起来,由平时婉约温顺变为豪放咆哮之态,正是运载好时机。放排工可是一个搏命的工种,除了驾驭厚重的木材,还要驾驭滔天的江水。沿途危机四伏,他们需要逢湾避湾,逢滩避滩,遇险化险,考验的是体力和胆魄。吃苦耐劳的山里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求生存,一批批木材、竹子、漆器、陶瓷、茶叶随着奔流不息的江河走出深山,走到泉州,甚至在泉州港口继续登船远航,漂洋过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更远的远方。我想自己脚踩的这片土地,竟是海丝内陆的起点;我荡舟的这顷碧波,曾经翻滚过多少历史潮流,驶过多少商贾船只?俱往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只有这流不尽的湖洋溪,和它沿途的古渡,见证着蓬莱悠久的文化和曾经的商事繁忙。
日暮时分,踏上归程。再回首,梦里水乡蓬莱仙境裹了一身斜晖,站在时光深处,宁静而致远。我挥一挥衣袖,带走她天边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