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小气” 对学生大方
1994年8月,王幼算开始参加工作。从事教育行业近30年里,她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和党支部工作中,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对于学校的各项事务,王幼算都十分热心、上心。校园修缮时,买砖、铲沙、做测量;日常生活中,自己换灯泡、修水龙头……事事力求亲力亲为。霞浯小学校长王瑞治说,在筹建霞浯片区党员活动室期间,她负责设计构思、量尺寸。教学之余,她经常到其他片区的党史活动室参观学习、做笔记,再与广告公司谈细节。为了让学校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王幼算可以说是“精打细算”。王瑞治感慨道:“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福气!”
有这么一句话叫:“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同事赖银银笑着说,这么看,王幼算一点也不浪漫。“不说别的,就说她的衣服。她每年只买两次衣服,一次买夏装,一次买冬装,几件轮着穿。”
虽然对自己“小气”,在一些花钱的地方“斤斤计较”,但王幼算对学生却十分大方。她的学生黄子涵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分享起了“王妈妈”给他们班上同学准备的礼物。“她经常给我们买棒棒糖、汉堡包、奶茶,我们只要有进步了,就会得到奖励。大家可有动力了。她还给我们发过20元红包呢!”
比起这些奖励,王幼算的鼓励更是给足黄子涵动力。黄子涵回忆一次参加象棋比赛前,王幼算看出了她的紧张,立刻安慰道:“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过程,你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是我最想要的。”听了这句话,黄子涵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也正因为如此,她在那次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到与王幼算的相处,黄子涵眉飞色舞,她还告诉记者,她的梦想是成为像王幼算这样的老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得知王幼算入围“我最喜爱老师”20强,家长吴春华赶紧来为她打CALL。“我和我哥家里有三个小孩都是王老师的学生,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有王老师在,我们做家长的根本不需要多操心。如果其他的孩子也能让她教,就太好了。”
在吴春华的女儿吴净璇参加学校首届数学艺术节之高年级学生数学说理比赛的视频中,我们看到她根据抽取到的说理题目,把数学原理讲得头头是道。她一边讲,还一边用电子笔画出重点。“你别看她现在这么大方,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吴春华说,这都归功于孩子在课堂上的训练。
原来,王幼算总是让学生“竞岗上任”,担任小老师工作,为同学们讲课。“学生讲一遍,王老师随后及时补充,大家对知识点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有了这样良性的竞争机会,吴春华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讲课的时候也越来越有范儿了。而王幼算对孩子耳濡目染的影响不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中。有时候,吴净璇还会反过来教育妈妈:“少刷手机视频。”“我的衣服不用买太贵。”
想了解王幼算对学生的学习有多用心,吴净璇神秘地说,可以看看他们的数学作业和数学试卷。这不,记者来到六年2班教室,随机拿起一张学生的数学试卷。这张试卷里,王幼算不仅将错题指出来,还会在做对的题目旁边写出另一种解题方式。“孩子虽然答对了这道题,但还不是最优解,所以我会写出来,让他们多学一种方法。”在王幼算看来,做作业、考试的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因为这样,王幼算在改作业、试卷上花的时间比其他老师多了不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王瑞治看来,王幼算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多是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在她的引导下,她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特别强。“我们的王老师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她将自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藏于心间,在默默奉献、快乐付出的细微之处展现真情。”王瑞治说,再有三年,王幼算就要退休了,回想着这些年,王幼算一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她的同事、学生,她心里更是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