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精雕细琢 学生学得开心
“我太喜欢张老师了,她的课太精彩了!”“张老师竟然能想到让我们变成‘小数点’来移动,太有才了!”下课铃响,庄头小学校园里,几名学生围站在走廊里,七嘴八舌地讨论刚刚上完的数学课,言语中满是对张炎伙的崇拜和喜爱之情。
像这样的场景时常在庄头小学校园看到,可见张炎伙的课堂在学校有多“火”。“她的数学课之所以那么扎实灵动,生动趣味,备受学生喜爱,正是因为她眼中有学生,她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锻造孩子们喜爱的课堂。”同为庄头小学数学组成员的郑玮蓉提到,从教17年,张炎伙对每节课都是全身心投入,她喜欢研磨课堂,在专业磨课、研课中深度研读教材,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课堂。
前阵子,庄头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弘彧写了一篇主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写的便是张炎伙。在他的笔下,张炎伙的形象如此鲜明,温柔、细心、爱生如子……其中,李弘彧特别分享了张炎伙的课堂。他说:“每一天我最期待的就是张老师的数学课,总是那么有趣,那么欢乐。上张老师的课,让我喜欢上了数学……”一字一句尽显对张炎伙课堂及本人的喜爱。
张炎伙对教学的认真与高要求也深深“征服”了每一位学生、家长。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三尺讲台转为“空中课堂”模式,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成为张炎伙的标配,对于那些调皮、学习敷衍的孩子,作为老师的她没有着急,一遍一遍耐心地向家长提示着:疫情背景下,孩子的心是浮躁的,家长们必须监督孩子学习。其间,她建立了学习交流群、小组互助群,随时帮孩子们辅导功课,答疑解惑。
“孩子上数学课特别积极,成绩得到了提升,自信心也增强了。”看着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家长曾萍萍很是欣喜。
爱的教育 学生眼里有了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张炎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教的每一天,张炎伙都用心记录着孩子们的日常表现和点滴变化,给予他们指引和帮助。
“只要与孩子相关的,张老师的敏锐感都非常强,而且她还是一个行动派。”与张炎伙搭班多年,同事王安妮深深感受到了张炎伙对学生的爱,以及学生对张炎伙的喜爱。
王安妮提到,班上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比较靠后,性格很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由于成绩不好,这个孩子极度不自信,上课从来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时,声音也细小得几乎听不见。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张炎伙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课下还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张炎伙还敏锐地发现这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音乐素养好。张炎伙主动替她报名参加学校社团,“六一”儿童节时,邀请这位同学为全班表演吉他演唱。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变得开朗,眼里也开始有了光,越来越自信了。
这样“用心释爱,以爱暖心”的张炎伙,学生家长徐丽红也很熟悉。“我儿子上了初中,还天天念叨着张老师。这次听说张老师入围‘我最喜爱的老师’20强,交代我无论如何都要来为张老师助阵。”徐丽红告诉记者,儿子属于慢热型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一开始学习跟不上,是张炎伙手把手耐心地一点点指导、帮助孩子。前阵子,徐丽红在儿子书包发现了一张皱皱的草稿纸,仔细一看,是上小学时张炎伙辅导儿子时写下的一些公式。“毕业两年了,儿子一直将这张草稿纸珍藏,不舍得扔,他很感激小学时能遇到张老师这么好的老师,我们也是。”徐丽红说。
张炎伙不仅爱学生,她对同事同样毫无保留。不论谁上课、谁竞赛、谁写文章、谁着手课题方案,她总是如影相随,比谁都要上心。
就拿去年的安海镇数学技能竞赛来说,从题目的设计到版面的排版,再到命题设计说明,张炎伙全程、全心卷入每位老师的比赛,经常深夜还能看到她与参赛老师的“窃窃研磨”戏码。在她的带领下,庄头小学硕果累累,参赛的9个老师中有7个老师获奖,其中包含4个一等奖,足足占了安海镇一等奖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