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市第一中学苏乌利:

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生活中,她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用包容和爱来帮助、引导学生;教学中,她是懂得循循善诱的老师,用耐心和幽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她用“严师与益友”的角色,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就是晋江一中的数学老师苏乌利。 本报记者 欧阳霆 陈巧玲

以生为本 做学生的知心人

2007年8月到晋江一中任教,从教多年来,苏乌利始终心系学生,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尽自己所能去关爱和帮助学生。作为班主任,她更是不遗余力,调动班级人才,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创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积极、稳定、向上的学习环境,努力进取的班级风气。

上周二,苏乌利为自己行政班的学生过了一次集体生日。“苏老师先跟家委沟通买蛋糕的事情,还咨询每一位家长,了解我们是否会对某种水果或奶油过敏。”说到这次集体生日,她的学生张沛琳仿佛又回到当时,抑制不住兴奋地侃侃而谈:“蛋糕上有全班同学的名字,寿星戴着生日帽,大家一起唱‘和所有的烦恼说拜拜……’可嗨了!”当天,全班同学都准备了生日礼物,以抽签的方式送出去。满满的仪式感,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让同学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苏乌利的贴心不仅在这一次集体生日上,还在她的日常管理中。让学生李梓琪最喜欢的就是积分制度。在苏乌利的行政班里,不仅考试成绩能成为积分项,学生做了好人好事、参与活动都能给自己加分。积分前25名的学生就能参与抽奖。购买礼物前,苏乌利会先询问学生,了解他们的喜好准备礼物。因此,零食、奶茶与各种文具一起,经常出现在班级里。李梓琪曾收到一支笔,还附赠了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只要努力,时间总会给你想要的精彩。”这是苏乌利亲笔写的祝福语,李梓琪一直把它放在书桌上鼓励自己。

“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只顾沉浮在微不足道的离别感伤中的我,遇到了乐观面朝前路的她。深夜里两颗心靠在一起,互递心声。我终于抬起头,学着和她一样微笑面对无法避免的这一切,才发现前路并不如我所想的那般黑暗,我的太阳时刻陪伴着我。清风吹过,遣散眼前云雾,我的太阳又明媚如初。”这是苏乌利的一个学生写在文章里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苏乌利是姐姐般的存在,也是妈妈般的存在。

初一年年段长蔡勇强表示,正是苏乌利与学生的交流有方法,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其沟通谈心,因此,她也常常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道桥梁,“帮助家长管理孩子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温馨提示家长关注孩子等,苏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

教学相长 做学生的引路人

同是数学组的苏秋阳表示,苏乌利上课时能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道理、用生活中的实例,通过深入浅出、清晰透彻的讲解,再加上巧妙的启发,把一个个枯燥晦涩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人会在她的课上走神。她一上课就能把大家带进她的数学王国。”教学2班的涂晏邦总是被苏乌利课堂上一本正经的冷幽默逗乐。他回忆一次课上,苏乌利正在讲解“幂”,PPT上居然出现了杨幂的照片。同学哈哈大笑之余,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课间、课下,苏乌利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走廊、班级、年段室。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了营造班级里的学习研讨氛围,苏乌利经常想一些点子,例如挑战每日一题、学生讲题比赛、班班之间出题挑战赛等,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勇于挑战、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2班的学生伍思源回忆,一开始自己不敢向老师提问,但苏乌利的温柔融化了她,让她迈出了主动交流的第一步。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苏乌利对她说的不是“我来教你”,而是“我们一起探讨”。

在同学心目中,苏乌利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当之无愧是他们最喜爱的老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