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安 暖

蔡亚璇

有些人,有些事,忆起,明媚了心情;存封,渲染了时光。

前些日子,一件快递不知哪个环节出错而遗失,派件员建议我到仓管中心咨询。因为物件的重要性,我当天打车前往。一听司机师傅说15元,我就知道路途有点远。在宁夏盐池,只要是在县城绕,“打的”仅需6元。我不免有些许犹豫,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可那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最终,跟师傅说明事由后,我还是心存戒备上车了。

到了仓管中心,师傅不假思索地说:“这儿不好打车,我带你进去,办完事后拉你回去。”还没等我回应,他已扯开嗓门和一位正在分拣快递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我听不懂他们的具体对话,只见那工作人员指着对面的一间小办公室,随后,师傅转过头说:“走,我带你去办公室问问”。我跟着热情的师傅走到办公室。见有人来访,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起身迎了上来。我正想说明来意,师傅已和他攀谈上了。工作人员认真地询问我的电话和邮递方式,随即在电脑上搜索查找相关快递信息。因为没有运单编号,查阅起来比较麻烦,他边查阅边跟我校对信息,语言沟通上有障碍的,司机师傅就搭腔解读。经过十几分钟的各种方式的查找、各种可能的排除,终于,下落分明。工作人员比我还激动,一脸兴奋:“耽搁了一天,碍事不?”“不碍事!不碍事!”我连声道谢。一旁的司机师傅也长舒一口气。瞬间,我觉得一切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丝毫没有身在他乡的感觉。

我现在已记不清那仓管中心的具体位置,也记不清那师傅的模样,只记得来回花了一个多小时,他只收了单趟的车费15元。

援宁支教的日子里,各种暖常常在不经意间悄然钻进心窝,轻轻的、绵长的,淡淡的、久远的。

犹记得,在宿舍隔离的那几天,和善的同事不间断地隔屏问候、嘘寒问暖。“这两天好着吗?”“今天天气暖和,你可以晒晒太阳!”“天气冷了,你穿厚点。”“出门在外不方便,有啥需要尽管说!”……点点文字,虽无声但温暖;句句问候,虽隔屏但味浓。

相处的日子里,同事也总那么至诚贴心。那天,零下20摄氏度,这对于来自南方的我无疑是一大挑战。我把自己裹得像“粽子”,能穿上的都穿上,自以为捂得严严实实才放心出门。可是一路上,调皮的风不知从哪儿钻进,人感到刺骨的冷。凛冽的寒风打在脸上如刀割一样疼,那一刻,白居易的“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我瞬间体悟。一进办公室,见我满脸冻得通红,同事立马起身,边解下我的“御寒装备”边念叨:“你这样整,不行,风还是会钻进去的……”即刻,如同给自己的娃整理上学前的穿戴一样,一步一步教我怎么“裹”,围巾、帽子、耳罩、羽绒服,一样一样示范“指导”……这种“戴法”不“贴”就试着换另一种,此“裹法”不适合即换彼“裹法”。下班回家前,她还让我对着镜子“演练”,直到她认为已裹得妥妥帖帖才跟我一起走出办公室……次日,我“依样画葫芦”,着实暖和了许多,而且装束也不再显得那么“臃肿”。

邂逅的美好盈于每个人的心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身在何方。

莽莽大西北,绵绵黄土,垄垄细沙,道道山梁,孕育着与之俱来的淳朴民风。忆起,安暖!

(作者系福建支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第一小学老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