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不要忘了笔

李晓

在我书房案前灰蓝色的笔筒里,插着几支笔,但我平时已经很少用上它们了,它们和我的心境一样寂寞。

我保存的笔中,有两支钢笔,笔尖早已磨钝了。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用笔力透纸背地书写,让笔尖如铧犁,划开内心的土壤,播种下一个季节又一个季节的文字庄稼。我留下笔作为纪念,笔对于书写者来说,也就是农人在大地耕耘时的犁。

在笔筒旁边,是我换了10多次的电脑。键盘和鼠标,早已经代替了笔。我不经意间拿起笔,很多简单的字也写不出来了。问问身边的人,某个字怎么写。他们摇摇头说:百度啊!我感到内心恐慌,常用的字我都忘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对汉字的背叛?

还有谁,真正对一支笔深藏着爱意?

举目一望,还有学生做作业在用笔,老文人还在用毛笔写字,领导签字还在用笔,我自己还在用笔做会议记录。我心里有了一丝欣慰。这些还在书写的笔,发出的声音,让我想起在簸箕里吃桑叶的春蚕。而键盘敲打的声音,是工厂里的流水作业,显出机械的冰冷。

笔的前世今生,它最初是刀,用刀子把字刻在竹简上。我常常想起古代的官员批阅公文时,那“哗哗哗”翻阅竹简的声音。后来,有了毛笔,把中国的汉字发挥到了极致。我对汉字与母语的敬畏,一刻不息。

古代还有芦苇笔,所以每次看见湖边漫天的芦苇,我就幻想,芦苇是大地上忧伤缥缈的诗。还有鹅毛笔,那些摇摇摆摆的鹅,它的羽毛,也许曾经书写了灿如星河的文章。你能不对一只鹅表达敬意吗?

有一次,我把一支用坏了的笔丢到垃圾桶里,又转身回去,把它捡了回来。我知道,它带着我的体温、我的掌纹。我想起采访过的一个人,抱着自己刚出生不久有缺陷的婴儿扔在路边,他听到了孩子在襁褓里发出的哭声,又转身把孩子抱回了家,大哭一场。他良心发现了,孩子,是他身上掉下来的肉。

我对一支笔,有这样深的感情吗?我有许多文字,也是用笔写出来的。我感谢笔,通过我的胸腔,让我内心里那些泉水,汩汩地流淌笔端。后来,我用键盘写作了,快速度之中,我总觉得少了那带着体温的激情燃烧。

现在的笔,大多是签字笔,像方便筷,用后就扔了。我突然怀念一家老字号的墨水生产厂家,在那里,有我一个当年一起写作的朋友。我兜兜转转打听到了他的电话号码,我问他,墨水厂还在吗?他哈哈哈大笑起来,郊区墨水厂的旧址,那里被一个老板圈起来养甲鱼了。

我看见一些尘封在旧时光里的笔,在与我的凝视之中,突然飞舞起来,如大鸟的影子,布满了怀旧的天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