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一提到HPV(乳头瘤病毒),就感到恐慌,以为感染HPV就是得了宫颈癌。其实不然。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产科副主任黄美虹提醒,HPV感染不等同于宫颈病变,若体检中发现感染HPV,不要紧张,及时到医院检查。下面,我们来瞧瞧如何预防宫颈癌。
HPV感染不等于宫颈癌
日前,30岁的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因为在宫颈筛查中发现,其中HPV显示高危型阳性,细胞学检查阴性,她误以为HPV感染就是得了宫颈癌。于是,她找到黄美虹。“HPV感染不等同于宫颈病变。”黄美虹为其安排了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提示,张女士为慢性宫颈炎,这种疾病只需要每年定期复查就行。
“很多女性朋友对宫颈病变筛查误会重重,经常有两个极端,不是觉得没必要,就是太过焦虑。有很多人跟张女士一样,有HPV感染就把自己跟宫颈癌画等号,有的是好几年都没进行宫颈筛查,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对此,黄美虹解释说,相关疾病报告显示,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已成为中国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99.7%的宫颈癌的发生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但是,并非所有的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牢记这三招 有效预防宫颈癌
那么,如何预防宫颈癌?黄美虹介绍,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一级预防,指的是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正确认识宫颈癌定期筛查的重要性及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提前进行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宫颈癌可防可治。
二级预防,指的是定期行宫颈癌筛查。其中包含,年龄小于25岁:一般不做常规筛查;年龄在25岁~29岁:每3年做1次宫颈细胞学筛查;年龄在30岁~64岁:每5年做1次宫颈癌联合筛查(最佳),每3年做1次宫颈细胞学筛查,每3~5年做1次高危HPV检测;年龄≥65岁: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为阴性(连续3次宫颈癌细胞学检测呈阴性或2次宫颈癌联合筛查呈阴性),无CIN(宫颈癌前病变)病史,终止筛查。此外,备孕女性因为孕期时间长,备孕前会进行常规宫颈癌筛查,如果备孕前未筛查,会在妊娠3个月左右行宫颈癌筛查,以期提早发现病变。
三级预防,指的是及时干预治疗。如果发生宫颈病变,甚至患上宫颈癌,不代表就无法治疗。黄美虹提醒咱厝女性朋友,单纯的宫颈病变和早期的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同样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从而达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