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智
《大明醇儒:蔡清传》历经三年锤炼,荣誉出炉,八方为之侧目。被尊为一代醇儒的蔡清是中国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对继承发扬程朱理学发挥重大作用,对泉州、福建的文化也产生巨大影响,被列为从祀曲阜孔庙先儒第70位。由著名散文家、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蔡飞跃先生著作的《大明醇儒:蔡清传》一书,第一次以传记文学的形式再现蔡清这一历史名人的光辉史迹、鲜活形象,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一、命题务实,立足本土,选材独到。
泉州历来被誉为“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温陵古地人文荟萃、灿若星河,挖掘、创作历史人物题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借鉴具有重大意义。蔡飞跃先生以作家的使命感,目光关注脚下这片土地,为我们展现一个立体多面的泉南先贤光辉形象。《大明醇儒:蔡清传》以蔡清一生成长的轨迹为主线,以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为辅线,按时间发生顺序,揭示人物思想形成的内核,讲述其传奇的一生,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全面地映现蔡清的闪亮人生。
为历史人物立传并非易事,为历史名人立传更难,这也是至今未见有人动笔写蔡清的原因。写历史人物传记必须有独到的选材角度和精湛的笔力,才能从宏阔的历史场景中摘取闪光浪花,再现其不平凡的一生,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这部传记也是一部抒情史诗。
尊重史实,客观描写,这是传记文学的写作原则。蔡飞跃先生先后查阅60多部史籍和20多篇论文。有一次我在泉州文库遇见蔡飞跃先生,他正为了一个有关蔡清的问题找文库的老师求证。选材的准确性、真实性是写好传记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掌握第一手翔实素材是最基本的功夫。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人物的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本书在这几个方面都处理得当,也能看出蔡飞跃先生治学的严谨和创作底蕴。
二、多元组合,多维度解读,多线条交织,以文学方式重新解构历史人物。
本书十二个章节,共26.5万字,重点抓住蔡清“不畏权贵,两袖清风”“醉心教育,诲人不倦”“勤奋博学,治学严谨”等重头戏,详略得当,选材独具慧眼,使得本书的价值有了升华。
第一章至第四章写蔡清的成长过程,突出蔡清的成长与泉州文化的关系,深入地挖掘其人格早期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对应关系,如蔡清儿时受理学名家庄慨、罗伦等影响,15岁立志研习理学等。
第五章至第十二章是这部传记的重点,我们在品读时不难看出作者颇费心思构筑这几个关键词——为官、治学、教育、廉政等。丰富翔实的史料,横向纵向多元回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深沉的文学意蕴,艺术手法多姿多彩;浓郁散文韵味,驾轻就熟的散文笔法运用。
历史人物传记并不是简单的历史陈述,以文学方式再现是这部传记的成功之处。飞跃先生作为散文大家,在这方面游刃有余,其驾轻就熟的散文笔法使文章增色生辉。艺术手法的多姿多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延伸了作品的价值,让读者在赏析的同时获取艺术熏陶。
当然,因为历史资料的缺失,作者在采集时受客观条件所限,对蔡清这位历史人物的解构尚有商榷之处,但蔡飞跃先生所付出的心血已凝固在书中,成为闪光点,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定将迭现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