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诚(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五年5班)
我是一滴水,一滴初夏的水。随着清风,我与其它的水滴一起从天而降。
我在洛江中流淌,两岸碧树繁茂,白鹭点点水面。清波荡漾,我来到了洛阳桥。我抬头一望,行人匆匆,有说有笑。我想起了那年——宋皇佑五年,蔡襄在此主持修建洛阳桥,精湛的造桥工艺令我赞叹不已,还有蔡襄亲笔写的《万安桥记》,笔走龙蛇,刚劲有力!虽然,我只是一滴水,无法向人们言说历史的兴衰。但是,我不会忘记宋元年间,泉州的繁荣。两岸游人,或小酌一杯酒,或向旁人讲述洛阳桥的历史。
我淌过晋江,来到了清源山。群鸟掠过天际,我打量着一块石碑,那是大书法家米芾提笔写下的“第一山”,苍劲有力。我看到了老君岩,这座巨像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教石刻。他盘坐于山上,双眼有神,他看的方向是宋元年间最繁华的港口。我走过王慎中的登山路,品味王慎中的人生哲理。青草翠绿,树木老态龙钟。我又一头扎入河中,随波逐流。
我来到了草庵。走进寺中,我看到摩尼佛像,佛像面部圆润,眉毛稍微隆起,朱唇含笑,双耳垂肩,长发披肩,身着长袍,端坐在莲花坛上,掌心向上。佛像是由花岗岩雕刻而成,栩栩如生。整座佛像生动自然,又透露着几分神秘。天空中下起小雨,我再次奔流而过,汇入海洋。
日暮时分,我在大海,看着渔船满载而归,渔民们兴高采烈地回家。想当年,渡头帆樯林立,客商云集,货物如山。夜晚,无数火把与油灯照亮港口。我望着空中的月亮,化为雾霭,浮于海面之上,听着渔民对“东方第一大港”的赞美。
指导老师 王玉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