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锦恋
林丽虹——一个“90后”新晋江人,在这场抗“疫”战中,仿佛盛开的向日葵,充满向上的力量,洋溢青春的光辉。
担当: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独自一人从三明来晋江,林丽虹的身上有一股闯劲。作为篮球裁判员,高高的个子穿梭在人群中,她的身上有一股傲气。作为本轮疫情的志愿冲锋队员之一,她的身上还有着一股冲劲——守护这座梦想起航的城市。
3月15日看到抽调文件,林丽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3月16日抵达陈埭镇,林丽虹是这里最早进驻的党员志愿者之一。3月19日,转战池店镇。4月9日,还在封控区出任务的林丽虹接到团委支援轻工学院的任务,立即驰援。这场战“疫”,林丽虹在一线连续工作37天。她冲锋在前,守护到最后一刻。
“我其实没想那么多。我是一名党员,除了该有的使命和担当外,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该站出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入党八年,感觉这一次,自己最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她说。带着这份初心,她担任冲锋队一组组长的职务,奋战在多个封控区。她所在的团队属于信息采集机动组,与驻点志愿者不一样,她们的任务有时候更急,临时性的任务更多。有时候,一天之内,她和她的团队会进入3至5个封控区支援。
创新:展现年轻人的突围能力
如何提质提效做好信息采集工作?林丽虹和她的团队,用信息采集规范流程诠释出年轻人快速“应战”的创新思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并没有实战经验。任务重,时间紧迫,群众的安全一刻不能等。刚开始,林丽虹一直在“赶”的路上,赶完一站,接着下一站。她们的工作既要保持高强度和专注度,还要保证信息采集数据的准确度。很快,林丽虹发现,“赶”不能保证不出错,有着医学基础的她,果断提出整理一套流程的建议。
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林丽虹独自整理出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志愿者服务规范流程,并与团队进一步协商优化。按照流程,她将5000人左右的入户信息采集,工作时间缩减了一半以上。她们团队经手的任务,除了不可抗拒的人员调整变动外,信息采集数据保持零误差。到最后一站,林丽虹和小伙伴们已经练就高效采集的本领。有一次3707人的核酸检测,在只有不到20个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他们配合在2小时以内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她们的信息采集流程获得众人认可,在多个封控区采用。抗“疫”一线,林丽虹留下了最青春、会创新的痕迹。
团结:画一个充满爱的同心圆
“世界因为有你,在痛里有感动。”林丽虹感动别人,也受周围的人感动,这是个同心圆,所以坚不可摧。
离开池店镇封控小区物业群时,林丽虹给业主们留言:“我们即将撤退,将有新同事接班,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新同事来时,林丽虹第一件事情就是教他们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她说:“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更多的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性格各异的群众,也有沟通比较困难的。林丽虹总是耐心对待。她说:“群众也很不容易,特殊时期更需要彼此包容。”林丽虹反复强调团队工作很重要,她把信息采集比喻成篮球赛,最重要的是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然后发挥团队的无限爆发力。
林丽虹是晋江市清新体育的赛事主管,也是晋江市抗疫临时团支部成员。领取志愿证书时,她自信地比出胜利的手势:向日葵的朝气融入这座和谐发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