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追光者

蔡培均

这世界那么多人,很庆幸我有个“我们”。

——题记

春雨潺潺,凌晨2时许的上林苑小区,灯火通明,走廊上一个侧身卧躺的身影,亮白口罩,抱肩耷拉,眉毛微簇,睡得很沉却又仿佛叫一下子马上就能醒。这是队友镜头下的林学文,他是百宏御璟天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此时的他,昼夜连轴转,刚处理好一起隔离突发事件和凌晨4点的核酸采样安排。这个队友口中“24小时超长待机的万能林队长”累到不自知地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像这样的情形几乎是疫情以来他的常态,也是一双小儿女追问的“爸爸,你最近在忙什么,怎么都没回家”的答案。

疫情之下,有人止步更有人奔赴。部队出身的林学文,是第一批主动报名抗疫工作并率先拉起志愿者队伍的“新晋江人”。他所带的志愿者队伍由最初的3名发展至解封时的124名。如何更安全高效地保障核酸检测,林学文在不断总结思索。经前三轮的实战后,他因地制宜将百宏御璟的2个采集点设置为一个采用纵队进横队出,一个采用双向并进走直面线,既避免人员拥堵又极大提高了效率。

疫情防控这个特殊的战场,林学文自认为志愿者并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责任!“阿叔,这是送给您的蔬菜油米,吃完您说一声我再给送。”这是林学文听到外来务工租户家里没米时,自掏腰包买的。为帮助解决小区物资匮乏,他向泉州的好友和老乡求助,为小区争取到一大批物资。“物资有限要侧重救急救穷,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上。”这是林学文在物资分配上的主张。在他和志愿者的摸底走访下,这批爱心物资更多地送达孤寡家庭、独居老人手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获得小区业主们一致认可。

“今天幸好有您在,真是太感谢了。”“哥,我听您的,一家人好好谈。”这是林学文调解后一对婆媳发来的微信对话。很难想象,在这平静话语前一天曾发生持刀相向。那是一起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婆婆斥责媳妇“甩手,对小孩不管不问”;媳妇怼婆婆“看不惯不想住,可以走”;“我儿子还在了,凭什么不让我住”……一来二去,矛盾升级,各种情绪涌上头的媳妇拿起菜刀想不开。在这疫情和家庭双战场剑拔弩张的时候,林学文孤身站出来,发挥着人民调解员出色的同理心和共情力,先是劝慰婆婆“媳妇操持家庭,生养2个小孩贡献大”,接着宽解媳妇“婆婆养儿不容易,把老公教育得出色又顾家”,最后做老公工作,教他两边平衡,搞好家庭。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家庭悲剧。

从一个凌晨到另一个凌晨,在40多天里,林学文奔走在服务百宏御璟小区3个楼栋1100多户1300多人中,还带队驰援万达小区、双沟社区等,个人累计协助开展核酸检测26轮,志愿服务超6000个小时。春寒散尽,星河长明,终于迎来小区解封。看着小女孩递着水说:“叔叔,辛苦了。”林学文眼眶有点发烫,这让他想起这一路走来,无论多晚一喊就有人站出来的队友们、尽心配合给志愿者们站台鼓劲的住户们,以及陌生又熟悉的邻居们一声声的“谢谢,林先生辛苦了”。

回首灯火人间,不息爱与眷念。“很幸运,和大家一起挺过来。”林学文说,“辛苦了”是对他个人最大的认可和赞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