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买与捐, 实现“蔬菜自由”

吴谨程

4月2日下午,一场由青菜引发的“纷争”在陈埭镇海尾村委会发生,给封闭期间的村庄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纷争”一方是来自湖南怀化的菜农张乐铁和他的同伴,另一方是海尾村委会的干部们。

“我们只捐不卖!”张乐铁说。

“不行,不能再让你们捐了,我们只要买。”海尾村支书林世成说,“你们已经捐得够多了。”

僵持之中,一股暖流游荡在海尾村委会干部们心中,其中也包括晋江市城管局驻海尾村防控工作专班机动组组长程似锦。

“别捐了,你们种菜不容易,再捐日子怎么过?”几天接触下来,程似锦对菜农们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一次又一次捐菜,程似锦于心不忍。

“我们在这边种菜,得到村民们的不少关照,现在村里碰到疫情,我们只希望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战胜疫情。”菜农们说。

“钱还是得收,叫感恩价也好,叫优惠价也行,以最低价买下。”

当天下午,菜农们将西红柿、菠菜、包菜等10多种1000多公斤的蔬菜,分成1000多包卖给了村委会,每包仅象征性收了1元多钱。

当天晚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将1000多包菜全部发给了海尾村民。

张乐铁的5亩多菜园在海尾村东,一条水泥村道向北连接江滨南路,隔江可望泉州市区密匝匝的楼群。阳光下,碧绿的菜畦映射着纯粹的亮光,闪烁着晋东平原之上农耕文明的倔强。

张乐铁和妻子龚小兰对这片菜园有着特殊的感情。13年了,夫妻俩起早贪黑、经风历雨,靠着经营这5亩多的菜地,让女儿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护士,也让儿子可以安心地读书,让自己充实而忙碌地送迎每一个晨昏。

3月20日,陈埭镇海尾村的部分区域被列为封控区,每天都要出村卖菜的张乐铁出不去了。眼看疫情形势一天天严峻,他想到女儿曾在湖南参加过抗疫。他在想:“我也要为抗疫做点什么。”

3月27日,程似锦来到张乐铁的菜园入户采集信息。张乐铁对程似锦说:“现在村里封控,大家没法出门买菜,我们种菜的没钱捐,就捐点菜吧。”张乐铁想到每逢台风天气,村干部都把他们接到村委会住,还送来充裕的食品。

考虑到种菜是个辛苦活,种出来的产品只是“白菜价”,程似锦下意识拒绝,“如果你的菜出不去,我帮你找销售渠道。”但张乐铁执意要捐。

当天,张乐铁就用三轮摩托车拉了两大车花菜,大约有1000公斤,送到村委会。

第二天, 张乐铁又找到了弟弟张乐刚和堂弟张乐元,鼓励他俩一起捐。当天,三兄弟拉了500多公斤的花菜、西红柿、莴笋和生菜,送到了海尾村委会。

三兄弟的义举,感动了一起种菜的另外5户菜农,他们纷纷表示也要捐菜。于是,4月2日下午,牵头的张乐铁又找到了程似锦,表达了大伙要集体捐菜的想法。

由此,出现了开头一幕的“买与捐”相持不下的僵局。

僵局得到破解,程似锦决定打通蔬菜供需这条通道,实现封控区内的“蔬菜自由”。他联系了两家商超,让他们收购菜农们的蔬菜,推出了“10元优惠包”的爱心蔬菜,大约1.5公斤。7个网格的海尾村民,每天在各自的网格群里下单。网格员收集信息后,汇总给城管局驻海尾村物资组组长纪荣思,再通过程似锦把订单分派给8户菜农。菜农们按照订单上的品种收割,一线工作人员再进行配送,确保当天就把新鲜蔬菜送到居民手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