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宗
疫情无情人有情,爱洒他乡尤可铭。不久前的这一波疫情,发起突然且来势汹汹,社区防控仍是重中之重,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排查筛检。
刚开完疫情防控会议的磁灶镇镇长蔡文卿,此时急切地等候在指挥部里。不久,快速赶来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磁灶镇晋爱志愿者服务队的副队长吴清江。
见到吴清江时,蔡文卿那紧锁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没等吴清江坐定,蔡文卿便迫不及待地说:“明天一大早开始,全镇要进行核酸检测,你能召集75名志愿者吗?”在赶来的路上,吴清江就估计是这事,于是便站起身答了一个字:“能!”
就在指挥部里,吴清江立即用手机在志愿者群里发出“征集令”。一个半小时后,响应的志愿者就超过了80人。而此时,时针已过午夜0时。
清晨6时30分,80名志愿者集结完毕,并开始消毒和穿戴防护服。7时0分,分赴大埔、延泽、前尾、洋宅等村和社区,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引导、列队、验码、登记、助老等工作。这一干,就是一个整天。
在延泽社区采样点,有一个忙碌的身影特别显眼,她就是磁灶镇新晋江人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于小丽,也是晋爱志愿者服务队的秘书长,曾参加过疫情防控、医院劝导、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爱心早餐等志愿服务活动,人称“大爱小丽”。采访时,她深情地说:“我是个河南人,到晋江已有19年了。晋江人不仅爱拼敢赢,而且乐善好施,值得我好好学习、发扬光大。”
疫情来临之时,最不方便的就是带病的老人,他们出门难、拿药难、线上购物难。进入社区管控后的第21天,延泽社区一大早就来了一位老人家,说是老伴的“救命药”用光了,再不吃药,病痛发作就会没命。志愿者服务队的执行队长周伟民听说后,主动靠前询问,得知此药在安海医院能拿到。于是一个“接力取药”的志愿者行动迅速展开。由安海镇志愿者取药,邻近的内坑镇志愿者接手并传递,磁灶镇志愿者送达。就这样,三个镇的志愿者联动,仅一个半小时就将“救命药”送到患者的手中。老人家用感动的目光注视着志愿者,连声道谢。
管控期间,买菜、送菜是一件不易的事。洋尾村承包土地的菜农王成金,看到村民买菜有困难,自愿将地里5000多公斤的蔬菜,摘下来分发给村民,可是一时雇不到工人。正在犯难之时,志愿者服务队来了,有的帮摘菜,有的帮分包,有的送菜入户,困难便迎刃而解了。
“驰援”这个词,以为高大上,可这次却活生生出现在身边。磁灶镇分三批共160多人次,在防控的紧要关头,驰援陈埭镇涵口村。王键涛作为机关下派的村第一书记,同时也是一个新晋江人,毫不犹豫地报名出征。他说:“哪里最危险,哪里最关键,书记就应当冲在最前方。”在出征的行列里,就有不少是新晋江人,对此,于小丽说:“晋江是我乡,志愿即心愿。”
在核酸检测的列队里,在村口道旁的节点上,在搬送物资器材的队伍中,在进村入户的身影后,我时常看到志愿者身上的红、社区工作者身上的蓝、医护工作者身上的白,三色生辉、相映相衬,成为这个季节里最动人、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