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点起床做核酸了!”“妈妈,我们今天要做核酸吗?”“妈妈,为什么我们这几天都不需要做核酸了?”在居家隔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早上6点多,就被女儿这个行走的“闹钟”唤醒。
突然间,生活和工作被按下了暂停键。坦白讲,我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生活仍在继续,每天除了穿梭于各类买菜群外,报社的“新媒体报题群”也是逐条必看。看到报社同事们在抗疫一线奋战,每天发到群里的动态消息或温馨,或感人,或服务性强,我在思考:宅家期间,我该如何参与抗疫报道?
“抗疫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斗员。”就此,我积极关注报题群里的每日宣传主题,抓住每次下楼做核酸的机会,拍摄一些符合宣传主题的素材投稿,甚至留意朋友圈或身边的人是否有可以报道的点。“风雨无阻只为‘疫’过天晴”“今天的核酸采样现场既暖心,又贴心!”“真暖心!晋江中航城天骏业主的这一做法!”……特别时期,能够参与抗疫报道,捕捉身边的抗疫闪光点,感到既开心又充实。
偶然间,看到工作群中发出“谁家有萌娃相关视频,可以发给我”的消息,我跟同事常姐联系,并让我女儿配合完成了新媒体制作的《晋江萌娃向抗疫一线致谢》的闽南语配音。“啊,来做核酸啦!医生护士、警察叔叔、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暖暖的童音,温暖一线抗疫工作者的心。可喜的是,这段日子里,女儿渐渐地从排斥做核酸,到后来每天早晨的“灵魂”唤醒,她也从自身做起,参与到这场全民抗疫中。记者 张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