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宁(晋江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四年1班)
记忆的小舟划进时间的湖水,泛起圈圈涟漪。后洋菜市场边上的红墙旁,传来了“面线糊来咯!”的喊声,一个身影在不停地忙着,身旁便是熙熙攘攘的人们踮着脚尖,焦急地等待着早餐。将酥脆的醋肉、金黄的煎蛋加入面线糊里,再撒上清香的葱花,面线糊的浓香驱散了这个冬天的寒气……
那个身影正是我的阿公。我的阿公是个地道的晋江人,勤劳能干。记忆里的阿公总是在他的面线糊摊上忙碌。他最拿手的面线糊给方圆几里人们的味蕾带去了无限的满足,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滋味。随着岁数的增大,家里人都劝阿公把面线糊摊子收起来,颐养天年。但是阿公非但不听,还把面线糊摊子搬进了店面。
“阿公,你为什么不把面线糊摊子收了呢?”
“做人要懂得感恩,阿公靠着这个面线糊摊子养活了一家人,大家都习惯到这里来吃早餐了,我不能说收就收!”
“那为什么还要租店面?”
“我们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为乡里乡亲提供好的环境,再说了,整洁的就餐环境,不也是为咱们晋江创城出一份力,电视里不是说,晋江文明,没我不行!”阿公笑着说道。
将香酥的油条浸入热乎乎的面线糊里,拿起来咬上一口,一股暖流就在全身涌动。这味道,宛如沙漠里的绿洲,轻轻地敲开清晨的迷糊,幸福的滋味盈满了心间。我开心地送给阿公一个大拇指,难掩的快乐在他的眼角荡开。不觉间,我瞥见了阿公鬓角还未擦拭的汗珠,犹如看到了每个严寒或酷暑的清晨,阿公一如既往地守着那锅浓浓的面线糊,那份晋江人对家,对城,无微不至的爱。
一天,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爸爸领着我来到了晋江爱心格子铺参加仁爱崇德心栈,“早上好,送您一杯爱心粥,仁爱祝您天天好心情!”温暖的笑容荡漾在大家的脸颊上。这时,我想起了我的阿公。也许正因为有了父辈的拼搏奉献精神的传承,晋江这座城市才会越来越美好!
晋江——我的城,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座城上,有无数敢拼爱赢的,也有无数默默奉献的,他们都是我的父辈,为了这座城共同的梦,他们一直都在。
指导老师 叶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