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炜城(晋江东石金山小学五年3班)
生活就像剥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不经意间会让人流泪。而幸福是洋葱烹饪后的滋味,如此甜美。父亲是自己命运的掌勺人,平凡的蔬菜,照样让我感受到什么叫色香味俱全。
父亲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小学教师,寒窗苦读十余载,他于1999年考入永春师范。由于永春没有分配工作,为了圆梦,2003年父亲毕业后不惜离开家乡,来到晋江东石洪塘,成为一名代课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但这个身份从没让他自卑、自轻过,反倒更加看重“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生活虽然清苦,但是父亲从没在教学上懈怠过,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很快取得成绩,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在各项比赛中也屡屡斩获佳绩。父亲曾对我说,当时代课老师是由村里聘请的,因此教学压力不仅来自校长,也来自村民的眼光,如果教学质量不行,村里完全有权利决定一个老师的去留。但是父亲用他的自重、自信、尽责,将一批批孩子培养成才,成功赢得了村干部和校长的认可,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与爱戴,都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他手中。
机会永远眷顾有准备的人。由于学历和地域的限制,父亲始终无法参加正式编制招考,但父亲不忘“老师”二字的担当,在代课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终于,父亲在2007年迎来了政策曙光。晋江市教育局为了规范代课老师管理,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代课老师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父亲赶上了这波改革,待遇也较之前有了提高。随着晋江经济的发展,2018年秋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又出台了提升合同教师的政策——合同教师分级管理,父亲以自己的努力被评上了一级合同教师。
从2003年一名年轻的代课教师,到如今有点“资历”的一级合同教师,父亲从没有因为待遇和名称前缀的变化而改变他对“老师”二字的认识。“教师”是他童年的梦想,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如果说“教师”在童年是静态的,那在他真正踏上讲台后就真正变得动态起来了。父亲用一整个青春挥洒汗水,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践行着他对“教师”和“梦想”二词的担当与理解。
父亲也常教育我,个人与国家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的奋斗都根系于祖国的发展,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的梦想才有茁壮成长的可能。2021年8月,父亲合同到期,他续聘晋江一级合同教师。因为母亲在永春老家上班,为了我们一家周末能够团聚,这次他用工资按揭了一辆代步车往返于两地,这把他乐坏了,这大概就是“一级棒”的喜悦吧。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名在三尺讲台发光发热近20年的合同教师。父亲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棵在泥土里翻滚的不起眼的洋葱,尽管辛辣催泪,但只要有心,精心钻研手艺,也能做成一道好菜呢。
指导老师 陈辉炎